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6.18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觸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醫生在替病人作檢查時,須用手指直接接觸病人身體的診療方式。
馬泊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不正當男女關係牽線撮合的人。《醒世恆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那婆子以賣花粉為名,專一做媒作保,做馬泊六,正是他的專門。」《二刻拍案驚奇》卷七:「兩人飲酒中間,言來語去,眉目送情,又不須用著馬泊六,竟是自家覿面打話中,有什麼不成的事?」也作「馬八六」。
綜合藝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式上占有空間和時間,必須用聽覺與視覺來鑑賞的藝術。像舞蹈、戲劇、電影等。縮稱為「綜藝」。
拉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手指一拉即可打開密閉容器的環形設計。[例]以前必須用開罐器打開罐頭,如今只要用手指一拉拉環,罐頭就被打開了。
日誦五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書籍以竹木編成,搬動時須用車載運。五車,形容書很多。比喻一天讀許多書籍。宋.朱熹〈答陳師德〉:「不然則雖廣求博取,日誦五車,亦奚益於學哉?」
拋金棄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鑼。拋金棄鼓指拋下了助戰用的鑼鼓。形容戰敗逃走。《孤本元明雜劇.杏林莊.第二折》:「俺如今不須用力死追復,他每都拋金棄鼓,領著殘卒,離營撇寨那廂撲。」
纖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微細渺小。如:「刻在髮絲上的字如此纖小,必須用放大鏡才看得到。」也作「纖細」。
撇火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火石。古時無火柴,取火時必須用鐵片在黑色的打火石上削擊產生火花,以便燃燒硝紙取火。《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宋四公懷中取出一個小罐兒,安些個作怪的藥在中面,把塊撇火石,取些火燒著,噴鼻馨香。」
轆轤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律詩用韻的方法。律詩中第二、第四句如果用甲韻,則第六、第八兩句須用與甲韻相通的乙韻。如先用七虞韻,則後可用六魚韻。因其用韻雙出雙入,此起彼落,有似轆轤,故稱為「轆轤格」。也稱為「轆轤韻」。
泡沫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浸在泡沫中的沐浴方式,洗後仍須用清水沖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