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01.743 ms
共 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狎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放蕩無賴。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六:「先公固有隱忍處,何嘗用此等狎邪小人!」宋.胡銓〈上高宗封事〉:「王倫本一狎邪小人,市井無賴。」
|
繩鋸木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繩為鋸,可以斷木。語本《太平御覽.卷七六三.器物部.鋸》:「尸子曰:『水非石之鑽,繩非木之鋸。』」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不懈,終能達到目的。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
託孤寄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指託付照拂孤幼的君王並委以君國政令的重任。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亦是窺見他靜定凝重處,故逆知其可以託孤寄命。」明.李贄〈與友朋書〉:「顧託孤寄命,有君子之。」
|
葫蘆依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太祖益薄其怨望,遂決意不用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
(2) 太祖:趙匡胤(西元927∼976),宋朝開國君主,涿州人。後周時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後發動陳橋兵變,即帝位,國號宋,結束五代擾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務農興學,慎刑薄斂,與百姓休息,但過度重文輕武、偏重防內,造成宋朝長期的積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廟號太祖。
(3) 翰林:職官名。唐宋為內庭供奉之官,方技、雜流,亦待詔翰林。
(4) 葫蘆:植物名。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蔓草。以其果實狀似壺及蘆,故稱為「壺蘆」。全株有毛。莖細長,以卷鬚絡於他物;葉掌...
|
趙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天下,一半可用來助君治天下。後人誤傳,說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ref>羅大經:《鶴林玉露》</ref>。趙普任相後,“獨斷政事,太祖疑其專恣,欲用薛居正、呂餘慶為相,普惡其與己同列,但令參知政事”。同年四月,任命薛居正、呂餘慶為參知政事。趙普與趙光義多有齟齬,他曾秘密上書太祖要警惕趙光義。趙普曾接受吳越王錢镠所送10瓶瓜子金,又違法從秦隴買來木材營建官邸。開寶六年(973年)六月,雷有鄰告趙普庇護政事堂官員受賄作弊,宋太祖大怒。八月,趙普罷相,出為河陽(孟州,今河南孟縣南)三城節度使。開寶...
|
不肯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可一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宋代羅大經撰寫的《鶴林玉露》記載,王安石年少時,狂傲自滿,以為無人能及。他曾經帶著名片登門求見理學家周敦頤,結果一連三次都被拒絕在門外。王安石因此滿懷怨恨,不再上門求見。作者羅大經認為,周敦頤想挫王安石的銳氣,沒有什麼不對,但一連拒絕三次是過分了些。假使王安石能跟隨周敦頤學習,矯正偏頗的觀念,就不會有煩苛擾民的新法產生。「不可一世」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來指人驕橫自大,目空一切,以為他人無與倫比。
|
滴水石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持之以恆,事必有成。但也可用來比喻小問題日積月累也會成為大問題。例如在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中記載一個故事:張乖崖當崇陽令時,因為發現管理府庫的官吏夾帶一文錢出來,於是判處杖刑,但是他不服,張乖崖就提筆寫下判例:「雖然每天只偷一文錢,但一千天之後就有一千文錢,日積月累就會變成為數可觀的一筆錢,就像用繩子磨擦木頭久了也會斷,水不間斷的滴在石頭上也會有穿透的一天。」
|
剛愎自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赴死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無以自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