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9.97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嘲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挑逗、引誘。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一折:「如此佳麗美人,料他識字,寫個簡兒嘲撥他。」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待我著四句詩嘲撥他,他必然回頭也。」也作「嘲撩」、「嘲惹」。
勒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給予一定的限期。《福惠全書.卷五.蒞任部.稟贅說》:「細查條例,原未有中途在逃,復行原獲處所,勒限緝獲之處分也。」
碎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的裝飾。五代唐.馬縞《中華古今注.卷中.花子》:「至後周,又詔宮人五色雲母花子,作碎妝以侍宴。」
藏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藏、隱藏。《朱子語類輯略.卷八.論本朝人物》:「介甫初與呂吉甫好時,常簡往來。其一云:『勿令上知。』后來不足,呂遂繳奏之。神宗亦胡亂藏掩了。」
眷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婚姻而結成的家眷。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肥馬輕裘待你一身,倒貼了奩房和你為眷姻。」《儒林外史》第七回:「大著膽,竟寫一個『眷姻晚生』的,門上去投。」
風火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脾氣大。《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時間風火性,燒了歲寒心。」元.鄭光祖《㑳梅香》第二折:「你與他將著這等淫詞來找我,倘或我風火性的夫知道呵,教你立地有禍。」
邊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遠的地方。《隋書.卷二五.刑法志》:「流刑,謂論犯可死,原情可降,鞭笞各一百,髡之,投于邊裔,以為兵卒。」《隋書.卷四三.列傳.河間王弘》:「弘奏為盜者百餘人,投之邊裔,州境然,號為良吏。」
旛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宋時每遇立春日,用紙、絹剪成旌旗、金錢及燕、蝶等各種形狀,戴在鬢髮上,或掛於花下作為飾物,稱為「旛勝」。宋.陸游〈木蘭花.三年流落巴山道〉詞:「春盤春酒年年好,試戴銀旛判醉倒。」元.周密《武林舊事.卷三.歲晚節物》:「都下自十月以來,朝天門內外競售錦裝……及金綵縷花,春旛勝之類,為市甚盛。」
拜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拜訪時,所帶去的禮物。《金瓶梅》第三五回:「明日吳大妗子家做三日,掠個子兒來,不長不短的,也尋什麼件子與我做拜錢!」
南北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法在南北朝分為南北二派。南派以學為主,風格飄逸。北派以碑學為主,風格剛勁樸拙。自宋代以來學獨盛,及至清代,碑學始得抬頭,此說由清代阮元提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