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76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丟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梳妝打扮。元.劉庭信〈折令.想人生最苦離別〉曲:「嬌模樣甚實曾丟抹,好時光誰曾受用?」明.朱權《荊釵記》第三齣:「年華老大雙鬢皤,胭脂膩粉幸丟抹。」也作「抹丟」、「抹颩」、「颩抹」。
攘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羭,美好。攘羭即掠美。唐.李商隱〈為滎陽公州謝上表〉:「敢伐善以攘羭,固盡誠於養棟。」
虞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1)即山西安邑縣東南的吳山。(2)在江蘇常熟縣西北,因周時虞仲曾治理當地而得名。也稱為「隅山」。(3)位廣西林縣東北。也稱為「舜山」。
踢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雜耍技藝。以腳踢或用手撥弄,使物體轉動,不墜於地的雜技。如踢瓶、弄碗、踢缸等。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秀才,與你這一間幽靜的房兒,隨你自去打筋斗,學踢弄。」元.汪元亨〈折令.韜光晦跡〉曲:「會踢弄徒勞手足,使機關枉費心術。」
束手無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束手無策」。見「束手無策」條。01.明.馮惟敏〈折令.問先生何計存身〉詞:「問先生何計存身?束手無謀,舉目無親。」 
珠沉玉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女子殞亡。唐.秦貫〈誌滎陽鄭府君夫人博陵崔氏合祔墓誌銘〉:「珠沉玉沒兮,人誰靡傷。殞蘭凋兮,共泣摧香。」也作「珠沉玉碎」。
文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代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885~958)俗姓魯,南唐餘杭(今屬浙江)人。為當時高僧,七歲出家。曾從希覺律師學律,希覺讚為我門之游夏。後南遊跟長慶禪師參學,而在漳州羅漢寺琛禪師處開悟,李昇迎住報恩寺,號稱「淨慧」。晚年住金陵清涼院傳法,四方求法的僧人,不下千人。死後諡號大法眼,其法系也稱為「法眼宗」。著有《宗門十規論》。
王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族所居住的府第。《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原來這花是某王府裡奶媽的一個女兒,從小在王府裡面充當丫頭。」
耿精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清遼東人。襲靖南王爵,鎮福建,為清初三藩之一。與吳三同叛,戰敗而降,仍統所部,後又謀反,被誅。
得新忘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無長性。《群音類選.清腔類.卷七.枝香.得新忘舊曲》:「得新忘舊,到前丟後,妄想處一味驕矜,滿意時十分馳驟。」也作「得新棄舊」、「得新厭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