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317.4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共和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位於非洲東部。面積五十八萬二千六百四十六平方公里,人口約二千一百萬。首都為奈洛比(Nairobi)。主要語言為英語。原為英國領土,西元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二日獨立,所以訂該日為國慶日。幣制為Kenyan Shilling。簡稱為「肯」。
斯堪的計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斯堪的計畫是指由丹麥、挪威、瑞典、芬蘭北歐4國訂立的跨國藏書補充協調計畫。在斯堪的納維研究圖書館館員聯合會的倡議下制定,1959年起實行,1973年改由斯堪的納維研究圖書館合作委員會領導。實施該計畫的目的是通過合理分擔採購、存貯、交換的職責;建立有效的國外書刊補充體系。參加該計畫的有15所丹麥、挪威、芬蘭、瑞典的公共圖書館、專門圖書館和研究圖書館。每個參加館按照地區、學科主題和語種分工,採集和保存某一領域的國外(北歐以外)文獻,並免費提供給需要者。
嘎瑪,撒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她是埃及人,為1920年代後期開羅著名的舞者。她打破赤足跳舞的習俗,而據說她穿高跟鞋上舞台的理由,是要證明自己買得起鞋子。此項革新之舉,率先使《巴拉迪舞》〔見Raksal-baladi〕產生根本上的改變。舞者在室外表演時穿著便鞋以免受熱,是很平常的,然而高跟鞋對舞蹈具有不同的重要性,那就是改變了原本純樸的本性以及身體的重心。嘎瑪亦引進面紗的使用並出現在許多的影片中。
《Sepent of the Nile》.
疙瘩角殼灰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爲長方形,前端大於後端,肥胖。前緣爲弧形,板條狀圍繞於內圓溝之外。後緣突出,無內緣面,但有緣剌。殼表各部膨脹,突起。前端廣面膨脹寬廣,後背緣角的火山口構造爲四角形,環抱中央火口丘,火口壁有小開口。後下腹側突起,肥大,整個殼表除各種形態疙瘩之外,光滑。
陶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它是緬甸的獨角獸,多少與傳說中的木馬類似,外表長得像長鬃的馬,前額冒出尖尖的獨角,獨角下面有紅寶石般閃亮的雙眼。陶奈族類中有會飛的,稱為奈皮安(Naya-pyan),牠與木馬同樣,甚少在口述故事或文字記載的傳說中提及。村民通常將最好的舞者,搭配服裝扮成陶奈,讓他們領銜參加各種民俗節日。可能與牠們一起出現在民俗傳說中的其他動物共五種:金那拉(Keinnana),源自印度的Kinnara;印尼的迦龍(Galon)或葛魯達(Garuda,神鷹);聞名的蛇神那迦(Naga);以及小型水象,其大小約與米老鼠差不多,實際上大象很怕牠。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哥倫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位於南美洲西北部。參見「哥倫比共和國」條。
哥倫比大學的創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哥倫比大學的創設,在美國教育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十八世紀初期,美國經歷了一種稱為 「大覺醒」(Great Awakening)的廣泛的宗教復興;各新教宗派的成員增加,而且開始培育有訓練的牧師,以引發更積極性的行動。金氏學院(King's College,有譯國王學院,嗣後改組為哥倫比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就是在此種情形下於一七五四年由聖公會教徒建於紐約市。
  哥大經費來源,大部分是來自學費、學校基金、私人捐款,以及州政府的津貼;但是其主要支助是來自教會。因此學生的學習內容,難免不涉及宗教活動,並且在一切實際的細節上,也都模倣英國的榜樣。從一七五四年...
阿巴奈拉波托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菲律賓波托蘭(Botolan)的民俗舞蹈,2/4拍,輕快、活潑而詼諧。最早時,此舞為歡送即將離職的教區神父,後來演變成一般節慶舞蹈,在婚禮、慶祝會、洗禮或其他社交聚會中表演。
Francisca Reyes Aquino《Philippine Folk DancesⅠ》1960.
巴布綠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 6-8 mm,體色綠至藍色,具金屬光澤。雌雄蟲可由複眼之離合式來區分,雄蟲複眼面積廣,具合眼式,雌蟲複眼面積較狹,額區較廣,具離眼式。翅 R 脈之幹脈裸,不具毛。上腋瓣棕色,內側有時顏色較淺,常具黑棕色毛。下腋瓣色淡。中胸背板具 2 對縫後中剛毛,其著生位置水平於第二對縫後背中剛毛著生位置或較之稍後。後氣孔上突起 (supraspiracular convexity) 裸或僅具絨毛。腹部第3-5節背板後緣具暗帶。後頰後方具黑毛。側顏較寬。
荷他蒙卡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菲律賓民俗舞蹈,當西班牙統治菲律賓時期,《荷他》是最流行的舞蹈,在社交聚會場合,由西班牙淑女和紳士表演,菲律賓百姓則從旁觀賞與模仿。《Jota Moncadena》融合了西班牙與菲律賓伊洛卡諾(Ilocano)的音樂和舞蹈,由於此舞係蒙卡達(Moncada)地區,老一輩的人所採用之跳法,因此便以地名為舞名。跳舞時,舞者雙手各持竹製響板,使整支舞顯得活潑、輕快而歡樂,依此特色,國內有人將此舞譯為竹板舞。響板自正面看,中寬三點五公分,兩端寬二公分,長十七公分;自側面看中寬一公分,長十七公分。
Francisca Reyes Aquino《Philippine Folk Dances Ⅰ》1960.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