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4.98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赤道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地心垂直於地球轉軸畫一平面,稱為「赤道面」。赤道面與黃道面的交角為二十三度半,因斜交遂形成夏天白較長,冬天白較短的季節變化。
趲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趕路急行。《三國演義》第七五回:「駕快船往潯陽江去,夜趲行,直抵北岸。」明.徐渭《雌木蘭》第一齣:「大哥們!勞久待了,請就上馬趲行!」
幾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出家人的量詞。幾眾指幾名僧尼。《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防禦請了幾眾僧人,在金奴家做了一夜道場。」
接天烽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積弩亂發,矢下如雨,城中負戶而汲。王鳳等乞降,不許。尋、邑自以為功在漏刻,意氣甚逸。夜有流星墜營中,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 〔注解〕 (1) 雲車:即樓車,稱「雲」言其高也,上設有望樓,為古時用來偵察敵情的戰車,亦名望樓車。 (2) 瞰臨:從高處往下看。瞰,音ㄎㄢˋ。 (3) 鉦鼓:古代行軍時,擊鼓表前進,敲鉦表停止。故用鉦鼓比喻軍事。鉦,音ㄓㄥ。一種銅製的打擊樂器,形似鐘而狹長,有長柄可執,是古代行軍樂器。
壽陽公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宋武帝女。相傳其曾臥含章殿簷下,梅花落於額上,成五瓣之花,拂之不去,後人乃仿之成梅花妝。
馬來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哺乳綱食肉目熊科。全身色黑,鼻部為灰褐色,喉有新月形白斑紋,伏夜出,喜食白蟻、蜥蜴。原產於馬來半島。
二化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屬鱗翅目。身體細長,前翅闊長,呈灰黃色,有褐黑色小點,後翅為三角形,呈白色。成蟲伏夜出,有趨光性,幼蟲常群聚在植物莖內穿孔蛀食,致使植物發生枯心或白穗的現象,是一種危害農作的害蟲。繁殖甚速,在臺灣一年可繁殖三至四代,為水稻、粟、玉米、甘蔗、茭白等的大敵。也稱為「鑽心蟲」。
野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哺乳綱兔形目。體長約五十公分,毛多呈灰褐色,耳殼與後肢較家兔為長,性怯懦,伏夜出,專噉植物。
夜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哺乳綱靈長目。眼大如梟,白不便視物,耳小,鼻孔向下,色白,犬牙小,體長,尾略有纏繞性,伏洞窟,牝牡同居,至夜則徘徊各處,覓食果實、小鳥等,啼聲宏大,產於巴西等地。
金鸚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金色羽毛的鸚鵡。清.莊棫〈蝶戀花.綠樹陰陰晴午〉詞:「宛轉花旛勤擁護,簾前錯喚金鸚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