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帶唱帶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面唱歌,一面表演。清.毛奇齡《西河詞話.卷二.詞曲轉變》:「嗣後金作清樂,仿遼時大樂之製,有所謂連廂詞者,則帶唱帶演。」也作「連唱帶演」。
打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表演作悲痛的表情。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三折:「做下馬科,與旦打悲科。」元.楊梓《豫讓吞炭》第四折:「(做打悲科云)主公呵!你死的好苦也。」
團體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集體表演的體操。具有一定主題思想,讓表演者按規定做各種體操或舞蹈動作,或進行隊列變化,或組成各種圖案。
侗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侗族的戲劇。流行於貴州、廣西、湖南等侗族分布地區。在清嘉慶、道光年間形成於貴州。其表演形式最初僅兩人坐唱,後來發展為走唱,角色不多,舞臺動作簡單,一般不用布景,舞臺上僅置桌、凳等。臉譜以黑白二色為基礎,由男演員扮演女角。唱腔有平調、哭板、仙腔及民歌調子,主要伴奏樂器為二胡、琵琶、鑼、鈴、鈸、鼓及特有的牛腿琴等。
連說帶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既說又唱。如:「他連說帶唱的表演,贏得現場如雷掌聲。」
蘇州彈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江蘇南部、上海、浙江的杭、嘉、湖等地區的曲藝。有說有唱,以小三弦、琵琶為主。演出者自彈自唱,有一人、二人和二人以上等組合形式。基本唱腔是上、下句變化反覆結構。表演靈活簡便,善用敘事、代言相結合的手法和說、噱、彈、唱的藝術手段描繪故事情節,刻劃人物性格。此種技藝在清代中葉時已相當成熟。
露天劇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室外的戲劇、音樂表演場所。
京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劇中的流派,以舊都北平的表演風格為代表。
吊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搬演時,必有分場或分段,在前後場之間,為使能銜接而不中斷,特留下一些演員在場表演,以引出後場,稱為「吊場」。《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一二出》:「淨末卜吊場下。」也作「弔場」。
動作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電影中以武打、特技表演為主要內容的影片。如:「最近戲院上映的新片,都是一些武打動作片。」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