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8.21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谷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漢建昭中為太常丞,王鳳勢盛時,谷永前後上奏四十餘事攻擊皇帝、后妃,以阿諛王氏。後用為諛小臣的代表。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四齣:「不過杜欽,谷永者流,摭拾浮辭以塞責耳。」
燒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丹煉藥。「煉」文獻異文作「鍊」。唐.李翶〈疏屏姦佞〉:「凡自古佞之人可辨也,……,主好神仙,則通燒鍊變化之術。」清.趙翼〈白香山〉詩:「元和中,方士燒鍊之術盛行,士大夫多有信之者。」
成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偵訊罪犯,完成招供畫押的程序。如:「屈打成招」。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三折:「打的我無縫可能逃,有口屈成招。」《初刻拍案驚奇》卷六:「如此人!累甚麼紙筆!況且口不成語,凶器未獲,難以成招,選大樣板子一頓打死罷。」
不弱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亞於、不輸於。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一折:「你道他是擎天的玉柱,架海金梁,纔殺退霸道雄曹孟德,那周瑜不弱如興劉滅楚的這漢張良。」也作「不弱似」。
指鹿道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指鹿為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趙高是個生性詐、頗具野心的人,想要篡奪朝中大權。秦始皇帝病逝時,假傳聖旨,賜死秦始皇長子扶蘇,接著立次子胡亥為帝,即秦二世,自己則當了丞相。當時胡亥年紀甚輕,因此趙高便專權攬政,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滿足,進而想要謀奪帝位,卻又怕朝中大臣們不服,於是就想出一個方法來試探。有一天,趙高就駕鹿跟隨著秦二世外出,秦王看見了就問說:「你為何騎著鹿呢?」趙高回答:「這是一匹馬。」秦王說:「你錯把鹿當成馬了。」趙高說:「皇上若不相信我所說的,可以問問其他人。」群臣中有人說是鹿,也有人說是馬。這時候秦王竟不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事實,卻相信了臣的說法。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
腳踏兩來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腳各踏在一條船上。比喻人投機取巧,兩方討好。《豆棚閑話.第七則》:「只怕其中也有身騎兩頭馬,腳踏兩來舡的,從中行弄巧。」也作「腳踏兩條船」。
巡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巡查緝捕。《皇朝通典.卷六十九.兵典.八旗兵制下》:「專司巡緝盜賊,稽察宄。」《福惠全書.卷十九.刑名部.逃人》:「夫巡緝逃人,捕壯專責其鄉地人等,不過清查所管附近鄉村。」
徙日移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伐那些進讒言的人,怎麼反而要齊王屈服他們呢?其中「移天易日」即是指當初趙王司馬倫的篡位亂政,用以比喻臣盜弄政權,顛倒是非,欺上瞞下,也作「移天徙日」、「移天換日」等形式。
家貧顯孝子,國難識忠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家中貧困時才看出誰孝順,國家動亂的時刻才能辨識出忠良與邪。比喻重要的時刻才能看出人的真正面貌。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一折:「常言道:『家貧顯孝子,國難識忠臣。』」
直言取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言語鯁直而招致災禍。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二七齣:「下官目睹其,不容不奏,豈不知直言取禍。」也作「直言賈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