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209 ms
共 16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楓香皮粉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4齡蛹殼體色淡黃。橢圓形。蠟質分泌物不明顯。背盤具8對長剛毛。腹部第2-6腹節之中央區域具1對點刻。管狀孔寬於長,側緣直或圓形。蓋瓣充塞大部份管狀孔區域。舌狀突起突出,達到或超出管狀孔區域。
|
皺波擬絲皮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實體扁平形,貼生,膜質至硬皮質,70-200微米厚。子實層表面粉黃色或者深橄欖黃,顆粒狀突起,無裂痕;邊緣同色或較淡,相當決然或漸薄,粉狀。表面突起分離或融合,每公釐超過10個,圓錐形,有時不明顯,由於突出菌絲所以頂端有毛。菌絲單系;菌絲無扣子體。菌絲層不明顯的雙層;底層結構緊實,達大約15微米厚,有時不明顯;菌絲平行,無色或接近無色,多少黏結。髓層構成菌絲層的主要部份,結構多少緻密;菌絲多少垂直,無色或接近無色,經常不明顯,多少黏結,1.7-4微米寬,薄壁或稍微厚壁。子實層結構緻密,黃褐色分泌物在整個菌絲層相當常見,容易溶解於KOH。囊狀體無。被結晶的菌絲座落於表面突起(髓層),聚集或單一...
|
麩皮石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地至高山均有分佈。多生於開放的向陽地帶,如路旁土堤或腐木及樹幹基部。本種之變異範圍極大。初生地衣體宿存,但子器柄密生時常消失;直徑可達5mm;邊緣深裂,裂瓣狹長,邊緣有時具粉芽。子器柄較纖細,尤以低海拔者為然,高度變化大,0.5-3(4)cm不等。無杯或有杯,杯狹小或不明顯,杯內部具皮層,杯緣齒牙狀或發生多數短牙。子器柄單一或作不規則分枝,皮層大多脫落,露出灰白色半透明之髓層;粉芽顆粒狀,基部較少;鱗葉有或無。子囊盤小形至中形,褐色至淡褐色,著生於頂端或杯緣。粉子腔深褐色。K-,P+紅色。
|
短柱黃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葉約11枚,卵狀披針形,中脈兩側葉片極不相稱,先端漸尖,基部鈍。
|
後粗皮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canthurus mata (Cuvier, 1829)
體卵圓型,側扁;體褐色;體側有很多的藍縱線是其特有的外觀,體長可達30公分。
南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度--西太平洋區。
棲息岩礁地區的食草食性魚類。
供食用及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刺尾鯛亞目(Suborder Acanthu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粗皮鯛科或刺尾鯛科(Family Acanthuridae),Surgeonfishes
|
緻密絲皮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實體扁平形,平貼,60-120微米厚,近蠟質。子實層表面象牙黃色,平滑,無裂痕;邊緣漸薄,同色或較淡,蛛網狀至有毛。菌絲單系;菌絲含扣子體。菌絲層有著結構緊實的底層;菌絲平行,黏結在一起,無色,3-5微米寬,壁0.5-1微米厚。子實層結構緻密至緊實;菌絲主要垂直,無色,經常黏結在一起和不明顯,較窄於菌絲層的菌絲,薄壁。囊狀體無。擔子花瓶形,23-33 × 6-7.5微米,四孢型。擔孢子圓柱形,腹面稍微彎曲,平滑,薄壁,相當均質,(10-) 10.5-12.5 (-13) × 4.2-5微米(正模式標本孢子印: × = 11.49 ± 0.62 × 4.71 ± 0.29 微米, n = 30...
|
斑鰭硬皮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9;臀鰭:Ⅰ, 7~8;胸鰭:17~19。縱列鱗 22~25;背鰭前鱗 6~7。身體延長,前部圓筒型、後部側扁,標準體長為魚體高的 4倍,呈現鈍圓狀。頭平扁,頭寬大於頭高。上頜、頰部具有肉質皮瓣構造數個。第一背鰭稍高於第二背鰭,第一背鰭第二根鰭棘稍延長呈絲;尾鰭圓形,長度僅等於或稍大於頭長;胸鰭末端延伸超過臀鰭基部;腹鰭短,相連癒合成吸盤狀。體上部呈淡棕色,下部淺色;身體上具有很多白色、棕色斑點;頭上的肉鬚暗棕色。第一及第二背鰭有著波浪狀棕色斜紋,棕色斜紋比亮處寬;胸鰭暗褐色,具多條白色點狀橫紋;尾鰭具波浪狀橫紋。(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
圓鱗硬皮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8~9;臀鰭:Ⅰ, 8~9;胸鰭:21。縱列鱗 45;背鰭前鱗 17。頭部上方,兩側及下頜有多數皮質隆起稜。身體全部鱗片皆為圓鱗,頰部及鰓蓋裸出。眶間區與眼徑同寬或略小。體暗綠色而密布小黑點,在體側形成不規則之橫條紋;各鰭亦有小點,胸鰭、尾鰭之基部有黑斑。(林沛立編寫 2012/10)
|
貿易白皮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府對貿易問題所作的官方立場及政策聲明。
|
小樹皮蟹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雌蛛體長3.0-4.0 mm。背甲黃褐色,頭部暗褐色,具有褐色斑紋以及長剛毛。上顎、顎葉及下唇暗褐色。胸板黃色或乳黃色,長大於寬。足黃褐色。腹部混雜黃色及黃褐色斑且形式複雜,並具許多剛毛。絲疣暗黃褐色。外雌器,骨化程度低,在中間具hood,受精囊小且呈球狀。 雄蛛體長2.0-3.0 mm。體色及色斑與雌蛛相似但體色較暗,且較修長。觸肢的脛節腹面突起大且呈斧狀;脛節外側突起末端分叉;插入器呈絲狀。 與Takachihoa onoi (Zhang, Zhu & Tso, 2006)是近緣種。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