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00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折斷。如:「撧成兩截」。《水滸傳》第四回:「跳上臺基,把剌子只一拔,卻似撧蔥般拔開了。」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一折:「我待撧花枝在頭上插。」
自我介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介紹個人家世背景與學經歷、專長等。如:「老師要求每位同學上臺做一分鐘的自我介紹。」「請你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
帶動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團康活動。由戴南祥先生所創。他根據歌曲內容,設計簡單動作,隨著樂曲節拍,帶領參加者又唱又跳,增加其參與感,以期活絡現場的氣氛。[例]他上臺帶動唱,使現場的氣氛登時熱烈起來。
下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上臺、上任
文化大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瀝膽墮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攝政,輔佐靜帝。後來楊堅藉詔書的名義,接管了京師的軍隊,並鏟除異己,控制整個軍隊。鄭譯和劉昉擁戴楊堅上臺,其實是希望由三人共掌朝政,因此他們建議由楊堅出任大冢宰,鄭譯任大司馬,劉昉任小冢宰。楊堅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力,明白他若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培養自己的勢力和親信。楊堅見李德林才華洋溢,且有匡世救國的政治理想,就任命他為府屬兼儀同大將軍,並採納李德林的建議,自任丞相,讓鄭譯任丞相府長吏,劉昉任丞相府司馬,以便控制他們。而後楊堅弒靜帝,篡北周,國號隋。隋立之後,李德林認為梁士彥及元諧等人仍有謀反之心,於是寫了〈天命論〉,詳論隋朝取代北周乃是出於天命,而非人力所能及。文中列舉古代聖王,均是上承...
司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星名:(1)古代天文指文昌第四星。(2)古代天文指三臺中的上臺二星。(3)在虛宿之北的二星。
熱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為適應主要活動(比賽或考試)前的準備動作。如:「我先吊吊嗓子熱身,免得上臺出糗。」、「學校最近舉行一連串模擬考,為聯考熱身。」
領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受獎勵或獎品。如:「上臺領獎的同學,臉上都露出喜悅的神情。」
大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學、獨立學院和專科學校的通稱。如:「他在今年如願考上臺北的一所大專,攻讀自己所喜愛的化工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