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506.6403 ms
共 9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相容資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OBOL程式語言程序部中引用的資料項,當它的內容和該資料項的資料類型子句所說明的類型不同時稱之。
|
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彼此,強調雙方比較後的差異。如:「相異」、「相像」、「旗鼓相當」。《三國演義》第五七回:「某之所學,與公瑾大不相同。」
由交互的意義演變為單方面的意義,表示動作是由一方對另一方進行。如:「有事相煩」、「實不相瞞」。《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孤持鞍下馬相迎,足以顯卿未?」
|
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徨不安、認為一切事物都是「惡」的。例如:一個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受到老師不公平的對待,而開始變得不相信這社會,變得不敢表現自己、不敢擁有社交生活(因為他認為社交是危險的),而藉此來保護自身安全。一個成人,工作不順利,薪水微薄,養不起家人,而變的自暴自棄,每天利用喝酒,吸煙來尋找短暫的安逸感。• 激勵措施:強調規章制度、職業保障、福利待遇,並保護員工不致失業,提供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退休福利、避免員工收到雙重的指令而混亂。(三)社交需求(愛與隸屬需求)社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屬於較...
|
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與、同。《論語.衛靈公》:「道不同不相為謀。」
|
亡羊補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天下太平,怎麼可能有亡國之禍呢?」莊辛又說:「如果大王繼續與他們四位為伍,楚國必定會滅亡。如果大王不相信,就請大王允許我到趙國避一段時間,看看事情會如何發展。」莊辛去了趙國五個月之後,秦國果然發兵攻打楚國,佔領了鄢、郢、巫、上蔡、陳等地方,連國都郢也失守了。襄王逃亡到城陽後,想起了莊辛曾經勸諫他的話,感到十分後悔,就派人把莊辛找回來。莊辛不計前嫌,立刻回到襄王身邊。襄王一見到莊辛,便說道:「我當初沒有聽先生的勸告,才會落得如此下場,現在該如何是好呢?」莊辛回答:「我聽俗話說:『見到了兔子才去找獵犬來追捕,還不算太晚;羊跑掉了之後趕快修補羊圈(ㄐㄩㄢˋ),也不算太遲。』像商湯、周武王這樣的賢王...
|
大相逕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大同小異、不相上下
|
鷸蚌相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雙方爭執不相讓,必會造成兩敗俱傷,讓第三者獲得利益。典出《戰國策.燕策二》。
△「漁人得利」、「鷸蚌相持,漁人得利」
|
三人成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疑了。」龐葱繼續問道︰「如果有第三個人也說大街上出現了老虎,那大王會相信嗎?」魏王回答:「那我就不得不相信了。」龐葱接著說:「大街上本來不會出現老虎,這是顯而易見的事,但是傳謠言的人一多,就讓人不由得不相信了。我這次去趙國之後,一定有許多人會趁我不在之時,在大王面前進讒言來非議我的不是,請大王千萬要明察事實,不要被謠言所蒙蔽啊!」魏王答應了龐葱。等到龐葱離開魏國之後,果然有很多人在魏王前說龐葱的壞話,魏王一開始雖然不相信,但時日一久,內心也不得不動搖。等到太子跟龐葱回國之後,魏王就疏遠龐葱,不再重用他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三人成虎」,用來比喻謠言再三重複,亦能使人信以為真。
|
言簡意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言簡意賅」。見「言簡意賅」條。
01.清.王韜《淞隱漫錄.卷一二.消夏灣》:「余初來語言文字亦不相通,承其指授,由漸精曉,深歎古人言簡而意該,為不可及也。」
02.清.崔述《讀風偶識.卷一》:「誦《詩三百》以及興觀群怨,〈周南〉、〈召南〉等章,莫不言(簡)意該,義深詞潔。」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