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對方所拘留,或為了取信對方而作為抵押的人。[例]經過多方交涉,被敵方虜的人質,終獲安全釋放。
各自為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代,宋、鄭兩國交戰,宋國主帥華元因宰羊犒賞三軍時,獨獨漏掉車夫羊斟,使羊斟懷恨在心,故意使華元被,導致宋國戰敗的故事。比喻各依自己的主張行事。《三國志.卷六二.吳書.胡綜傳》:「諸將專威於外,各自為政,莫或同心。」亦比喻政令不統一。
心直口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直口快 」之「直」是「直率」,整個詞語即指性情直率,所以說起話來無所隱暪,誠實表達自己的想法,見於文天祥〈紀事詩序〉中,為蒙古大將伯顏對文天祥的讚美。文天祥為南宋人。恭帝德祐年間,蒙古大軍來侵,兵臨城下,朝廷見大勢已去,向元軍獻土投降。文天祥圖謀恢復,但兵敗被,囚禁於元都燕京長達四年,終因拒降被殺。他生前寫了不少抒發胸臆的詩作,其中一首〈紀事詩〉,在詩序中陳述了在敵營與南宋降將呂文煥會面的情況。呂文煥原為南宋鎮守襄陽的統帥,守城六年,彈盡援絕而開城降元,成了南宋叛將。襄陽失守,間接導致了南宋滅亡,所以文天祥一見呂文煥、呂師孟叔姪,便指稱他們為「亂賊」,並斥責道:「在彈盡援絕時,理應以死報...
盤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觀望。《文選.李密.陳情表》:「今臣亡國賤,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劉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4 評價 早期劉邦本名劉季,出生於沛縣豐邑中陽里,今江蘇省豐縣的一個農戶家裡。其祖父為一名被魏國所而淪為奴隸的秦兵,逃入齊後改名劉清,由於劉清臉上之刺青,因此其一輩子都在當時之不毛之地的沛縣一帶生活。劉邦父母名字沒有記載,只記載名為阿父,亦有稱之劉太公、劉媼。劉邦本來也是有姓而無名,只是叫劉季(即現代漢語所說之劉四),這在先秦下層社會是十分常見的現象。劉姓源自於替夏朝君王孔甲養龍後來逃到魯縣的劉累。年少時的劉邦性格豪爽,不喜歡讀書,但對人很寬容,也不喜歡從事農事,所以被他的父親訓斥為「無賴」,並說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但...
斬草除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算不了什麼,就拒絕接受鄭國的講和。結果在陳桓公六年五月時,鄭國入侵陳國,陳國大敗,被擄去許多財物及虜。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因為陳桓公沒有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周朝大夫周任曾說:「治理國家的,看到惡人惡事,就要像農民剷除田裡的雜草一樣,直接將聚生的雜草連根拔起,不讓它有再生的機會,這樣除去惡的,善的才能發揚。後來「斬草除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除去禍根,不留後患。」
不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成材,自謙之詞。《左傳.成公三年》:「二國治戎,臣不才,不勝其任,以為馘。」《紅樓夢》第六九回:「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喪倫敗行,故有此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爭戰中獲的敵人。如:「虜」。《詩經.大雅.常武》:「鋪敦淮濆,仍執醜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戰爭時割取敵人左耳以獻功。《左傳.宣公二年》:「二百五十人,馘百人。」唐.太宗〈令諸州剗削京觀詔〉:「鋒刃之下,恣情翦馘。」
被割下的左耳。《詩經.魯頌.泮水》:「矯矯虎臣,在泮獻馘。」《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獻授馘,飲至大賞。」
郭懷一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續圍剿漢人。郭懷一在逃亡時被箭射死,餘眾再往南逃,在麻里麻崙社附近(在今高屏溪右側)被調度來的原住民虜。直到19日,剩下的起事首領全部被捉,整場事件才告結束。起事首領皆被嚴厲拷問並處以死刑。整起事件約有3000~4000名漢人喪生。(註3,4) 觀點根據學者鄭維中的研究,將郭懷一事件當成「抗荷」先驅的說法並非一開始就有,最先可能起於連橫的《臺灣通史》。在《臺灣通史‧關征志》的記述中,連橫將郭懷一事件視為漢人拓墾的連續過程,隱去原住民在事件中「抗漢」的角色,頗具漢族中心主義。而將郭懷一事件當作荷蘭人失去臺灣的解釋方式,則...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