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齊邦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任。1977年,專任台灣大學外文系,講授英國文學史、高級英文、翻譯等課。曾至美國聖瑪麗學院、舊金山加州州立大學,及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講學。1988年自台灣大學外文系退休,台大頒贈名譽教授位。1992~1999年間,任《中華民國筆會季刊》(THE TAIPEI CHINESS PEN)主編。2009年中興大學90年校慶,興大頒贈齊邦媛教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觀點在台灣國立編譯館工作期間,推動國民中學的國文教科書改革,剔除政治色彩濃厚的文章,加入楊逵、黃春明、楊喚等台灣現代文學作家的作品;同時亦負責推動西方文化經典及「現代化...
海岸山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山脈名。在北美洲西部的太平洋岸,南起於美國加州南部,北行經俄勒岡州、華盛頓州至加拿大的溫哥華島。
數位差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就以及生涯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有無電腦以及運用電腦能力的高低將成為主宰貧富差距的力量(據報導,加州矽谷平均每天約製造六十位百萬富翁)。美國商務部發現,近幾年來由於電腦科技的高度發展,已有快速拉大知識取得、財富累積以及社會地位差距的現象,而這種因社會數位化的結果加大個人之間在知識、經濟、社會差距的事實,美國商務部稱之為數位差距現象。在學校教育方面,不同學區以及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在電腦及網路使用機會上也有明顯的差距。雖然美國聯邦政府計畫在公元二千年達成班班能上網的目標,但是事實上除了比較富有的學區之外,其餘學校的電腦...
華德狄斯耐(Walt Disne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梨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學雜誌》、《自由中國》、《現代文學》、《文壇》等刊物發表。一九五三年大學畢業,赴美留學,次年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新聞系。一九五六年獲碩士學位,同年用英語寫成的短篇小說《揚子江頭幾多愁》獲米高梅電影公司在該校設立的文藝獎第一名。一九六一年開始用中文寫作。次年寫成長篇小說《夢回青河》,回臺灣探親時即在《皇冠》雜誌連載,並在電臺「小說選播」節目中播出,於一九六三年出版。返美後筆耕不輟,一九六七年代表作《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出版,獲嘉新文藝獎小說獎。被譽為「無根的一代」文學代表作。一九六八年起在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遠東系...
Wi-F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設想的更為困難,結果,大多數的這些項目取消或無限期擱置。但是有幾個是成功的,例如在2005年,美國加州Sunnyvale,成為第一個在美國的城市,提供全市免費無線網路連接。2010年5月,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承諾Wi – Fi的普及,到2012年。無論是倫敦金融城,或伊斯靈頓已經有廣泛的室外Wi-Fi覆蓋全球已建和建造中的Wi-Fi城市已經超過500個,其中覆蓋率最高者為台北市,其已達到全市已有4000個無線存取點(AP, Access Point),未來將至10000個,覆蓋率達到90%,全球主要的城市多已有Wi-...
黃碧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港出生和成長,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及獲政治與公共行政系哲學碩士,1991年赴美深造,獲洛杉磯加州大學政治學哲學博士,曾任中學教師、基督教非政府組織的執行幹事,現職香港理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黃博士亦活躍於香港的民運、婦運和普世教會合一運動,八十年代曾積極參與民主政制促進聯委會秘書處的工作,回歸後她曾為民間人權陣線義務擔任多次香港七一大遊行的起步集會主持,她亦曾任香港電台五錂鏡節目客座主持。 作品小說小城無故事(合集,1990年,香港創建文庫)其後(1991年,香港天地)溫柔與暴烈(1994年,香港天地)她是女子...
洛杉磯(Los Angele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小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於張小虹‧生平簡介:  張小虹,1961年生。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密西根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現任台大外文系教授。曾任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客座教授、美國哈佛大學與英國sussex大學訪問學者、任台灣女性學學會理事長、文化研究學會理事、臺北市女性影像協會理事、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副理事長。‧寫作風格/走向:  其作品多專精於女性主義及性別論述的文化研究。  並,有人評張小虹為「具典雅傳統女性外貌,卻擁有現代、後現代多元開放新女性之思維」。‧出版作品:  《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1993〉  《性別越界:女性主...
鐵人三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由來2 標準比賽距離3 台灣三鐵的歷史4 相關網站 由來一九七二年,美國加州的一個酒吧內,幾個海軍官熱烈的討論著,到底那一種運動最累,是游泳2.4哩、還是自由車112哩、還是跑步26.2哩。突然有一個人建議,乾脆三項連著比賽,這樣才是最累的。這就是三項鐵人的由來。二十多年以來,這一個閒聊,竟然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長距離運動之一,而且發展出了各種距離搭配的比賽,如國際標準距離(游泳1.5km、自由車40km、跑步10km),歷史最久、獎金及困難度最高的夏威宜鐵人賽(游泳4.8km、自由車180km、跑步42.195...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