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3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如循一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虜。慕容紹宗6>挫敗侯景,一時將帥皆莫及,而攻圍潁川,不知進退,赴水而死。吳明徹7>當陳國衰削之餘,北伐高齊,將略人才,公卿以為舉首,師之所至,前無堅城,數月之間,盡復江北之地。然其後攻周彭城,為王軌所困,欲遏歸路。蕭摩訶請擊之,明徹不聽,曰:「搴旗陷陳,將軍事也;長算遠略,老夫事也。」一旬之間,水路遂斷。摩訶又請潛軍突圍,復不許,遂為周人所執,將士三萬皆沒焉。此四人之過,如出一轍。 〔注解〕 (1) 勛:功績、功勞。 (2) 晚謬:晚年鑄成的錯誤。 (3) 恃功矜能:依仗功勛,自誇才能。 (4) 關羽:?∼西元219,字雲長,本字長生,三國蜀河東人。為蜀漢大將,輔佐劉備成大業,曾大破...
桓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桓溫桓溫(312-373),字元子,東晉大將,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人。娶明帝女南康公主為妻,拜駙馬都尉,曾率軍三次北伐,欲收復中原。
郭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運動,成為中國新詩歌運動的奠基者之一,其新詩《女神》曾開創一代詩風。後逐漸接受馬克思主義,並參加了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大革命失敗後,旅居日本,潛心研究甲骨文、金文和中國古代史,成為用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國古代史的開拓者。1918年他開始創作詩歌,1921年與郁達夫等人在東京組織「創造社」,與在北京成立的「文學研究會」形成對峙局面。1921年他出版詩集《女神》,以狂放不羈、充滿激情的詩風震動社會。1923年他回到上海,開始投身政治活動。1927年他加入共產黨,隨之去日本避禍10年。1928年,郭沫若開始研究甲骨文,當時正流亡...
張孝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拔人才的種種主張,表現了他在政治上的遠大理想。隆興元年(1163)授集英殿修撰,知平江軍府事。張浚北伐,他又被任為建康留守。以後知靜江、潭州、荊南湖北路安撫使。在地方官任上,他嚴明法紀,鋤抑強暴,賑濟災荒,"庭無滯訟"。張孝祥舉進士出自湯思退之門,曾受到湯的舉薦提拔。但後來他卻反對湯思退的議和主張,而支持主戰派將領張浚的北伐,因而不斷受到主和派的誹謗、打擊。乾道五年(1169)因病以顯謨閣直學士的身份離職,退居蕪湖,講論理學,徜徉山水。  文學...
隙過白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第一○七回中,蜀漢名將姜維曾說:「人生如白駒過隙,似此遷延歲月,何日恢復中原乎?」姜維跟隨諸葛亮北伐四次,以一統中原為志業,此話中便表達出他的急切,似乎唯恐時間過得太快,志業未竟而身先死。後來在《金瓶梅詞話》第二回中亦有:「白駒過隙,日月攛梭,纔見梅開臘底,又早天氣回陽。」同樣是用「白駒過隙」來說時光流逝、時令變遷之疾速。
立馬萬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倚馬可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晉時的袁虎頗富文才。晉廢帝太和四年,大將軍桓溫領兵北伐鮮卑,急須草擬一篇告示,他就命令隨行的袁虎倚在戰馬前立即起草。不一會兒,袁虎就寫滿了七張紙,而且寫得文情並茂。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記有此事。後來這故事被濃縮成「倚馬可待」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文思敏捷,寫作迅速。其實在袁虎之前,另有一位文思敏捷、「倚馬可待」的阮瑀。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經擔任曹操的的書記官。《魏志》載漢獻帝建安七年,韓遂在隴地一帶作亂,曹操準備帶兵征討,大軍出發之際,他突然覺得應該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敵營,於是將這項任務交給阮瑀。阮瑀騎在馬上,只花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過...
鄭成功攻占台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守在浙東的張煌沿河工長江口,一度攻入鎮江、南京一帶,可惜最後不斷被增援而來的清兵擊退,又回到廈門。北伐失敗後,鄭成功的根據地幾乎只剩下廈門、金門,海禁的實施使得沿海貨船減少,開始影響鄭氏的收益。金、廈二地在籌量及保護家屬安全上也顯得困難,掠奪沿海地區作為人員糧餉補給的辦法也非長久之計。 經過此時,曾經被台南的荷蘭總督指派來廈門與鄭氏進行過商務談判的一位漢人通事何斌,因不法之事遭荷蘭當局起訴,潛逃到廈門。這位曾是鄭芝龍的部屬,帶來台南一帶的地圖縣給鄭成功,並建議攻占台灣。聽完何斌的建議,鄭成功「滿心豁然」,心動不己。但是...
白蓮教起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小明王」,並聲稱韓林而是宋徽宗的後裔,建國號「大宋」,組織政府。「大宋」勢力擴大後,即分三路軍北伐。1359年,元軍反擊,「大宋」勢衰,劉福通奉小明王南遷至安豐(安徽臨淮縣)。西系紅巾軍徐壽輝1360年為部將陳友諒所殺。陳據將州(江西九江)建「大漢」國。徐部將明玉珍攻陷四川,於徐被攻殺後,獨立於四川,稱「蜀王」,建國「大夏」。據泰州的張士誠從高郵渡江,陷平江(江蘇蘇州),稱「誠王」,定都於此(1356年),中國又限於群雄割據的局面。在這期間,原屬於郭子興軍的朱元璋勢力逐漸抬頭。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韓山童、徐壽輝、張...
韓侂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151~1207)字節夫,宋安陽人,韓琦的曾孫。寧宗時專權十餘年,官至平章軍國事。專橫恣肆,斥理學為偽學,使朱熹等人均獲罪。後欲立功以自固,乃北伐金人,終兵敗被斬首。
寧漢分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