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蓄積、積聚。南朝齊.王融〈畫漢武北伐圖上疏〉:「臣聞情慉自中,事符則感。」《三國志.卷三八.蜀書.許靖傳》「情義款至」句下裴松之注引《魏略》:「久闊情慉,非夫筆墨所能寫陳。」
倚馬立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倚馬可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晉時的袁虎頗富文才。晉廢帝太和四年,大將軍桓溫領兵北伐鮮卑,急須草擬一篇告示,他就命令隨行的袁虎倚在戰馬前立即起草。不一會兒,袁虎就寫滿了七張紙,而且寫得文情並茂。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記有此事。後來這故事被濃縮成「倚馬可待」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文思敏捷,寫作迅速。其實在袁虎之前,另有一位文思敏捷、「倚馬可待」的阮瑀。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經擔任曹操的的書記官。《魏志》載漢獻帝建安七年,韓遂在隴地一帶作亂,曹操準備帶兵征討,大軍出發之際,他突然覺得應該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敵營,於是將這項任務交給阮瑀。阮瑀騎在馬上,只花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過...
風馳電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迅速趕往。見「風馳電掣」條。01.南朝梁.武帝〈北伐詔〉:「舟徒雷駭,熊虎百萬,投石拔距之力,折關扛鼎之威,岳動川移,風馳電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突然。《管子.小問》:「桓公北伐孤竹,未至卑耳之谿十里,闟然止,瞠然視。」
袁宏倚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倚馬可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晉時的袁虎頗富文才。晉廢帝太和四年,大將軍桓溫領兵北伐鮮卑,急須草擬一篇告示,他就命令隨行的袁虎倚在戰馬前立即起草。不一會兒,袁虎就寫滿了七張紙,而且寫得文情並茂。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記有此事。後來這故事被濃縮成「倚馬可待」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文思敏捷,寫作迅速。其實在袁虎之前,另有一位文思敏捷、「倚馬可待」的阮瑀。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經擔任曹操的的書記官。《魏志》載漢獻帝建安七年,韓遂在隴地一帶作亂,曹操準備帶兵征討,大軍出發之際,他突然覺得應該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敵營,於是將這項任務交給阮瑀。阮瑀騎在馬上,只花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過...
陳伯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睢陵人,生卒年不詳。初為南朝齊將,鎮守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梁武帝招降之,仍命其任江州刺史。後因聽從部下鄧繕等人挑唆,起兵反梁,失敗後投奔北方,成為北魏的平南將軍。西元五○五年,梁將蕭宏領兵北伐,陳伯之屯兵壽陽梁城(今安徽省壽縣)以抗梁軍。丘遲以書信招降,伯之遂感悟而反正歸梁,復官通直散騎常侍。
開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開闢通路。《漢書.卷二三.刑法志》:「北伐山戎,為燕開路。」
濟南慘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於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虜。慕容紹宗6>挫敗侯景,一時將帥皆莫及,而攻圍潁川,不知進退,赴水而死。吳明徹7>當陳國衰削之餘,北伐高齊,將略人才,公卿以為舉首,師之所至,前無堅城,數月之間,盡復江北之地。然其後攻周彭城,為王軌所困,欲遏歸路。蕭摩訶請擊之,明徹不聽,曰:「搴旗陷陳,將軍事也;長算遠略,老夫事也。」一旬之間,水路遂斷。摩訶又請潛軍突圍,復不許,遂為周人所執,將士三萬皆沒焉。此四人之過,如出一轍。 〔注解〕 (1) 勛:功績、功勞。 (2) 晚謬:晚年鑄成的錯誤。 (3) 恃功矜能:依仗功勛,自誇才能。 (4) 關羽:?∼西元219,字雲長,本字長生,三國蜀河東人。為蜀漢大將,輔佐劉備成大業,曾大破...
枕戈俟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安頓好之後,他向當時尚未即位的晉元帝司馬睿表明復興中原的抱負,於是被任命為豫州刺史,自己招募兵馬北伐,並且發誓說:「如果不能光復中原,就像流逝的江水一去不回。」果真,他幾次打敗後趙石勒,光復了黃河以南的地方。劉琨知道他被任用後,在寫給親友的信上說:「我枕著武器等待天明,立志消滅叛逆的胡人,常常怕祖逖比我早一步握著鞭子馳騁沙場。」後來「枕戈待旦」被用來形容殺敵報國之心急切,隨時準備作戰。亦用來形容人全神戒備,絲毫不敢鬆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