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33.50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赤地千里」。見「赤地千里」條。01.宋.蘇舜欽〈吳越大旱〉詩:「吳越龍蛇年,大旱千里赤……炎暑發厲氣,死者道路積。」
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差距雖然極細微,但導致的錯誤卻極大。《陳書.卷一九.虞荔傳》:「夫安危之兆、禍福之機,匪獨天時,亦由人事。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據重位而不傾,執大節而不失,豈惑於浮辭哉?」也作「失之毫釐,謬之千里」、「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毫釐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始相差極小,結果則差距很大。參見「豪釐千里」條。《水滸傳》第九七回:「若認此法便可超凡入聖,豈非毫釐千里之謬!」
軸艫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目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睜開眼睛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比喻視野極為遼闊。宋.劉學箕《方是閒居士小稿.卷下.哨遍》:「松江太湖,舉目千里,風濤不作,水面砥平。」
決策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將帥謀劃得當,在千里之外,指揮若定而取得勝利。唐.楊烱〈瀘州都督王湛神道碑〉:「蕭相立功於萬代,留侯決策於千里。」也作「決勝千里」。
差以豪釐,謬以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始相差雖很微小,結果卻造成極大的錯誤。《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察其所以,皆失其本也。故易曰:『差以豪釐,謬以千里。』」也作「差若毫釐,繆以千里」。
見物不取,失之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到時不要,等到想要時,已因相去遙遠而難以取得了。比喻事不及時,則後悔莫及。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一六齣:「呀!道兄差矣!豈不聞見物不取,失之千里,既遇明主,何必遠去?」也作「見之不取,思之千里」。
千里達(Trinida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差若豪釐,繆以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始相差雖很微小,結果卻造成極大的錯誤。《禮記.經解》:「君子慎始,差若豪釐,繆以千里。」也作「差之毫釐,繆以千里」、「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差以豪釐,謬以千里」、「差以毫釐,失之千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