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6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清野堅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光武皇帝劉秀平定天下時,是先占據河內。他們深根固本,進可攻,退可守,所以最後能夠獲得成功。現在您占領的是軍事要地,如果不先安定下來,要如何深根固本?而且徐州現在正在收割,一定會堅守壁壘,並將郊野上的糧食收光,如果我們攻不下城池,又沒有糧食,我方的處境就很危險了。」曹操聽了荀彧的話後,就取消攻打徐州的計畫。後來「堅壁清野」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一種作戰策略,使敵人即使在攻下據點之後,也無法長期占領
慰安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次大戰期間,日本軍方為解決中國戰區及太平洋戰區日軍之性需求,從占領區中國大陸、朝鮮、臺灣、印尼等地強迫或誘騙等手段徵調婦女充當軍妓,受到不人道待遇,在日本的文書上稱為「慰安婦」。
赤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國家或地區為共產黨占領或統治,稱為「赤化」。如:「越南、高棉已被赤化。」
八達四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四通八達」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四通八達」原作「四通五達」。秦末辯士酈食其(ㄧˋ ㄐㄧ),在高陽謁見沛公劉邦,談論起天下局勢,席中他提出自己的見解說:「夫陳留,天下之衝,四通五達之郊也。」認為秦國不是輕易可以打敗的,不如先占領陳留,因為陳留不僅是暢達無阻的交通要地,並且積存了不少糧食。而他和陳留縣令熟識,可以幫忙游說。後來「四通八達」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交通便利。較早的書證如:晉人程本《子華子.晏子問黨》:「且齊之為國也,表海而負嵎,輪廣隈澳,其塗之所出,四通而八達,游士之所湊也。」此外在《抱朴子.外篇.刺驕》:「聞之漢末,諸無行。自相品藻次第,群驕慢傲,不入道檢者...
琉球群島(Ryukyu Island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隆中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末諸葛亮隱居隆中,劉備曾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占領荊、益二州,聯合孫權,整頓西南各族等策略,史稱為「隆中對」。
神州陸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國土淪陷,被敵人占領。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