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指揮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團指揮合奏或合唱時所用的棒子。
唱紅白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戲曲中,紅臉代表忠貞的人物,白臉代表奸佞的人物。唱紅白臉比喻同時採取正、反兩種方法。如:「他們合唱紅白臉,終於勸動他向警察自首認罪。」
安魂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天主教宗教儀式的聲樂套曲,原為追悼亡靈的特殊彌撒,通常省略彌撒曲中的光榮頌(Gloria)和信經(Credo)。為英語requiem的意譯。著名的有莫札特的安魂曲。十九世紀之後,安魂曲的歌詞不再一成不變,甚至加入世俗性的詩詞。
馬太受難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根據耶穌受難故事、《馬太福音》第二六、二七章的詞句譜成的宗教音樂,由朗誦調和抒情調、神劇及合唱構成。德文Matthäuspassion的中譯名。以許茲和巴赫的作品最有名,又以巴赫作品編號BWV244最常被演奏,該曲創作於西元一七二七年(在萊比錫擔任教會指揮時),內容共有「最後的晚餐」、「耶穌之死」共六十八首曲子所組成。而演出時須有兩個管弦樂團、多位獨唱者,以及少年與混聲兩個合唱團,加上管風琴伴奏,演奏全曲需要約三小時。
練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練習演唱。如:「合唱團為了近日的巡迴演出而加緊練唱。」
南雜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戲曲形式。明代時,南曲盛行,某些劇作家以南曲或兼用南北曲編寫雜劇,篇幅較短,一至十餘折不等。有分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劇本數量較少,著名的戲劇有《中山狼》、《四聲猿》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