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設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設認知或譯為元認知(Metacognition),又名"Knowledge of knowledge", "Learning of learning",是一種個人控制及引導心智歷程的現象。利用這種現象,我們可以用之於學習策略,讓學生瞭解到自己的思想模式之同時,透過控制自己的思想模式,從而達至效果的學習方法。這個名詞由Swartz及Perkins發明及定義。簡單一點來講,就是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包括:記憶、perception、計算, 聯想等各項)的思考。後設認知可以分成兩大類: 顯明的 (explicit) 隱藏的 (i...
一字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不韋。對於這部集三千人才撰成的巨著,呂不韋自然非常得意。書成之後,便把它放在秦國都城咸陽的城門口,同時懸賞千金,邀請各國諸侯、謀士、學者來閱覽。如果閱後發現書中某處可以改動一個字的,無論是誰,就可以得到千金重賞。這樣,好像呂不韋是誠意地重視別說的意見而願意接受刪改的,實際上,他不過藉此炫耀而已。以當時呂不韋的權勢,即使有人看出錯誤,也不願意貪得千金而自找麻煩的。因此,「呂氏春秋」也就始終沒有改動一個字。這次懸賞的舉動,使呂不韋及《呂氏春秋》名揚天下。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擲地有聲、一字連城、字字珠璣、金章玉句。 ...
子虛烏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讀到司馬相如創作的〈子虛賦〉時,極為讚賞,他以為是前人的佳作,於是嘆惜道:「可惜我不能與這樣的人生在同時!」當時有個狗監(主管飼養天子獵犬的官)在旁,他恰好是相如的同鄉,便稟告武帝說:「這篇文章其實是我的同鄉司馬相如所作。」武帝一聽,立即召見相如。相如告訴武帝:「這篇賦確實是我寫的,不過它的內容只是敘述諸侯的遊獵而已,沒什麼可觀之處,請您讓我再寫一篇描述天子遊獵的賦。」武帝十分高興,便請他立即創作,相如於是再寫〈上林賦〉。至於那篇讓武帝一見便讚賞不已的〈子虛賦〉,內容中是以虛設的「子虛」、「烏有先生」與「無是公」三人進行對話。楚人子虛出使齊國,齊王派人陪他遊獵,後來子虛在烏有先生面前故意談起此...
角色取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社會行為相關。 角色取替理論 賽爾門(Selman)角色取替論賽爾們認為當兒童能區辨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時,就能瞭解自己與他人觀點的不同。賽爾門主張角色取替的發展與認知發展相關,呈階段性,是漸進發展的,其角色取替論發展階段共分5階段:第0階段─自我中心期(3~6歲):認為自己所想的就是別人想的。第1階段─主觀期(6~8歲):發現別人的想法可能與自己不同,但自己無從瞭解。第2階段─自我反省期(8~10歲):具第二者的觀點。發覺自己與他人想法間有關係,故會嘗試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斷他人的想法。又稱第二人觀點期。第3階段─相互觀點期...
珠聯璧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月如併合的璧玉,星辰如成串的珍珠。語本《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相匹配或同時薈集。常用作祝賀新婚的頌辭。北周.庾信〈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發源纂胄,葉派枝分,開國承家,珠聯璧合。」也作「璧合珠連」、「璧合珠聯」、「連珠合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同時擔任或具有兩種以上的職務或身分、行為等。如:「兼差」、「兼職」、「父兼母職」。
1.同時、一起。如:「兼顧」、「二者兼備」、「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居安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今天國家這樣的強盛,是因國君您的才能及眾臣的同心協力,我個人哪有什麼貢獻呢?但臣希望您在享樂的同時,不要忘了國家大事。《書經》裡有句話說:『處於安樂的時候,要想到危險可能隨時會出現。』這樣才能及早做防備,有了防備就不怕災難。我斗膽以這句話規勸您。」晉悼公說:「您的教訓我豈敢不接受?但是沒有您的話,我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賞賜臣子禮物是國家的常規,不可廢除,您就收下吧!」魏絳也就遵循禮制,收下這些贈禮。後來此處所引的《書經》原文「居安思危」成為一成語,用來指處於安樂的時候,要想到危險可能會隨時出現。
齊人之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一齊國人有一妻一妾,出門後必酒足飯飽而歸,並告訴妻妾是與富貴者飲食。後妻妾尾隨其後伺察,始知其夫乞食於墳間祭祀者。典出《孟子.離婁下》。後以齊人之福譏諷人同時擁有多名交往對象。如:「你家有賢妻,別不知足,妄想三妻四妾,坐享齊人之福。」
我效能,有些人則沒有;有些相信在最困難的任務仍有自我效能,但有些則相信他們只在簡單的任務上是有效的,同時自我效能並不僅是過去經驗反映,更多時候是可做為預測未來行為的因素。在完整的決策環境下,個人透過本身的能力與行為結果和環境交互作用,以達到行為應有的表現。自我效能包含了能力的形成、認知及行為技巧的組成,進而能整合到行動方針中,以應付無數的目的。換言之,人們對於自身能力的看法,影響了主導成就表現與持續性動機的自我調節機制(self-regulatory mechanism), 自我調節機制假定人們會有意識的為自己設定目標,...
請君入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武后稱帝時,周興和來俊臣同時擔任審理訟案的司法官,都是當時有名的酷吏。天授年間,有人控告周興有意謀反,於是武后下詔要來俊臣審問周興,周興不知此事。來俊臣趁著和周興一起吃飯時,問周興道:「犯人不肯承認罪行時,你有什麼好辦法來對付他們?」周興說:「這容易,你拿一個大甕,在四周升炭火將它烤熱,命令犯人站在裡面,還怕他們不俱實招供。」來俊臣聽了,立即命人取來大甕生火。等準備好,他站起來跟周興說:「朝廷送來公文要我審問你,現在請你進入這個甕中吧!」周興嚇得立刻跪在地上叩頭,老實的招認罪行。後來「請君入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也用來比喻使人陷入已設計好的圈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