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然國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國色天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文宗時,程修己因為擅長畫畫應詔進宮。當時恰好是春末時節,文宗和楊妃在內殿觀賞牡丹花。由於文宗相當喜愛詩,就問程修己說:「現在京城裡傳唱的牡丹詩誰的最好?」程修己回答是中書舍人李正封的〈牡丹〉詩:「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兩句最好。李正封的詩中用「天香」形容牡丹花的香味就像天上傳來的,以「國色」比喻牡丹花色,如喝醉酒時雙頰飛紅的嬌豔情態。後人就以「國色天香」作為牡丹的別稱。後來「國色天香」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牡丹花濃郁的香味和嬌豔的姿態。後亦用以形容容貌美麗、姿態曼妙的女子。
瘋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倫不類的話。[例]喝醉酒後,他就神智不清,滿口瘋話。
未識一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壞安祿山的墳墓,此舉更引起當地人民的反感。他的兩個從官韋雍、張宗厚行為囂張跋扈,常吃喝玩樂直到深夜,喝醉酒還要大隊人馬護送他們回家,燭火照得整條街通亮。看到不滿意的事就亂罵大叫,還對士兵說:「現在天下太平,你們會拉弓射箭有什麼用?還不如去認識一個『丁』字來得有用!」因為「丁」字是很容易認識的字,如果連「丁」字都不認識,那就接近文盲了。所以這句話不但誇讚了自己,也取笑了長於武藝的兵士。使得士兵們相當地氣憤,對他們深惡痛絕。後來「目不識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
羊曇哭西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謝安的外甥羊曇,為謝安所疼愛敬重。謝安死後,羊曇從此不宴樂,也不走西州路。有一次他喝醉酒,沿路唱樂,誤走到西州門,發覺之後,傷感不已,慟哭而去。見《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後遂以表示悲悼故人。
醉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喝醉後神志不清或舉止失常的情態。如:「他那副醉態引來不少人的側目。」
慢櫓搖船捉醉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企圖不良者非常有耐心,等人喝醉了再下手,稱為「慢櫓搖船捉醉魚」。《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八:「莫大姊本是已有酒的,更加郁盛慢櫓搖船捉醉魚,靦靦著面龐央求不過,又吃了許多。」
發酒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喝醉酒而顯露出狂態。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四折:「(正末云)你發甚麼酒風哩!」也作「發酒瘋」。
鬧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喝醉後胡鬧。[例]每次應酬後,他總會鬧酒闖禍。
半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喝醉酒,神智稍有不清。如:「每次喜宴,李先生總要喝個半醉,方肯罷休。」
酒病酒藥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喝醉酒的人,次日精神委靡不振時,必須再喝幾杯酒,才能復振精神。《金瓶梅》第五四回:「酒病酒藥醫,就吃些何妨?我前日也有些嗓子痛,吃了幾杯酒,倒也就好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