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4.82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蟒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時皇帝或皇親國戚參加慶典才穿的禮服。皇子、親王的蟒袍為九蟒,五爪,金黃色。品官自八蟒至五蟒,為四爪,除金黃色外,有古銅或白色,因人不同。《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應天府尹大人戴著襆頭,穿著蟒袍,行過了禮,立起身來,把兩把遮陽遮著臉。」也稱為「蟒衣」。
棘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的考場。舊時在考場四周圍上荊棘,以防止閒人擅自進入,故稱為「棘闈」。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二四齣:「昨日裡,昨日裡對策棘闈。今日裡,今日裡策名天府。」也稱為「棘圍」、「棘院」。
珠遺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滄海遺珠」。見「滄海遺珠」條。01.宋.秦觀〈賀錢學士啟〉:「卓爾珠遺於滄海,申之以聞見之洽,重之以探討之精。」02.宋.鮑廷博〈松窗百說跋〉:「所惜出之稍晚,未經《四庫全書》採錄,俾藏之天府,垂示無窮,不無珠遺滄海之慨爾。」 
關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函谷關和黃河。《史記.卷六九.蘇秦傳》:「秦四塞之國,被山帶渭,東有關河,西有漢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馬,此天府也。」
吉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喜事和喪事。《周禮.春官.天府》:「凡吉凶之事,祖廟之中,沃盥執燭。」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民俗》:「凡百吉凶之家,人皆盈門。」
拊背扼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據有要地。《新唐書.卷一九七.循吏傳.薛大鼎傳》:「據天府,示豪傑,為拊背扼喉計,帝奇之。」也作「撫背扼喉」。
四川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省名。因境內有岷江、沱江、嘉陵江、長江四大川,故名。位於長江上游,面積三十萬零三千三百一十八平方公里。因其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易於防守,也稱為「天府之國」。簡稱為「川」。
磨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明、清科舉時,對鄉、會試卷,按例須進呈,派翰林院儒臣覆核,檢查詞句、書法是否符合規定,稱為「磨勘」。見明.黃佐《翰林記.卷一一.評駁進呈試錄》、清.孫承澤《天府廣記.卷一七.禮部磨勘》。
催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催促逼迫。《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次日,應天府的地方官都到門來催迫。」
貲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積資產。《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傳》:「生則貲藏侔於天府,死則丘墓踰於園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