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68.42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帶)頻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一脈動所形成之傅立葉頻譜形狀如帶,即稱之為帶頻譜。此種脈動所形成之頻譜,分析起來較為複雜,此處僅略述其中一、二種。卡爾文(Kelvin)所首先用在分析流體動力學問題中的駐態相位法(method of stationary phase)。利用了積分中振盪對消的性質,可得知遠離臨界頻率附近的其他頻率之機構性質為零,而在臨界頻率即駐態點附近,其各種性質改變平緩,可得知其群波速度等性質。另外,在研究波動傳播中,常用的另一種方法為陡降法(method of steepest descent)可適用於較強的機構,如指數衰減等。
腹馬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類階層 名稱 界: Animalia 動物界 門: 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綱: Diplopoda 倍足綱 目: Polydesmida 帶馬陸目 科: Paradoxosomatidae 奇馬陸科 屬: Nedyopus 腹馬陸屬 學名: Nedyopus latus Chen, Golovatch et Chang, 2006 中文名: 腹馬陸 中文別名: -- 同物異名: --
,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某一線性系統,如單自由度振動系統,其運動方程式如下:
  
  其中ωn為自然圓頻率,ζ為阻尼比。若外力x(t)=cos2πft,其反應可導得為
  y(t)=G(f)cos[2πft+ψ(f)]
  其中G(f)稱為增益函數,ψ(f)為相位差,均與系統的特性有關。
  帶的定義很多,最常見者為半功率帶(half-power bandwidth)。假設增益函數G(f)有最大值,發生在f=f0,即G(f0)值最大。茲在f0左右找到兩個頻率值f1及f2,使
  G2(f1)=G2(f2)=(1/2)G2(f0)
  ...
Heterodontus japonicus (Maclay et Macleay, 1884)
上眼眶隆棘低,眼後往下方傾斜的角度不明顯;上下頜後方臼齒皆呈圓形;體背中線不具隆棘。第一背鰭起點與胸鰭起點相對;臀鰭基底長之2倍約等於由臀鰭基底末端至尾鰭下葉起點之距離。體色淡棕,具深棕色之鞍狀斑紋。
本種出現於西北太平洋之日本外海、韓國、中國大陸沿近海域。臺灣地區北部海域偶而回以漁獲。
經常出現於溫帶大陸棚水域,棲息水深6~37公尺,底棲性,喜棲息於多岩礁及海藻覆蓋的海底,游泳速度緩慢,經常是利用胸鰭及腹鰭在海底如步行般的移動。卵生,經常將螺旋狀的卵筴產於石縫中或纏於大型海藻上,每次產卵2枚,產卵季節在3~9月,3、4月是盛產期,孵化期則約為1年。
可由底拖網或底延繩釣所漁獲,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虎鯊目或異齒鮫目(Order Heterodontiformes)
虎鯊科或異齒鮫科(Family Heterodontidae),Bullhead Sharks, Horn Sharks, or Port Jackson Sharks
眶燈魚(燈籠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iaphus garmani (Gilbert, 1906)
體側扁,尾柄稍短。眼大,前位。口大,上頜骨後方不擴大,兩頜及腭骨具細小尖銳絨毛狀齒數列。體被較大圓鱗,易脫落。鰓蓋後緣中部較尖而上部略凹。背鰭起點與腹鰭起點相對;臀鰭起點稍後於背鰭基,而兩者之長度略等。發光器PO1、PVO1、PVO2及VO1、VO2、VO3各排列成一直線;PLO位於胸鰭與側線之中點,PLO發光鱗約為PLO之3倍。VLO位於腹鰭與側線之中點,且略低於PLO。SAO3、Pol緊接側線;Prc4個。
三大洋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台灣東部、西南部水域、東沙島及南海水域。
其最大體長可達6公分。棲息於200公尺以淺之水層,夜間則上浮至表層附近攝食。經常棲息於櫻蝦、玻璃蝦及刺蝦群附近。
本省常見之燈籠魚之一,常為漁民以櫻蝦網所捕獲。雖可食用,但本省高屏地區養殖戶,多用於高級水產生物之餌料。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燈籠魚目(Order Myctophiformes)
燈籠魚形首目(Superorder Scopelomorpha)
燈籠魚科(Family Myctophidae),Lanternfishe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空曠。如:「牧人在曠的草原上放牧牛羊。」
本大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本額多,所得利潤豐厚。如:「錢滾錢,本大利,真是個好買賣!」《歧路燈》第六九回:「異日再沒法添些本錢,好幹那本大利的事。」
Amblyglyphidodon aureus (Curier, 1830)
體為圓型,側扁且高,被中大型櫛鱗;眶下骨裸出,眶前骨,眶下骨及鰓蓋各骨邊緣均光滑無齒。上下頜前方齒單列,齒端扁平,有缺刻。背鰭軟條部上方鰭條稍延長,臀鰭闊,尾鰭叉形。體側上半為黃褐色,腹部白色,各鰭均為鮮黃色,死亡後體呈灰褐色,體長可達13公分,為中型雀鯛。
澳洲、西太平洋海域。
生活於水深12~35公尺的岩礁斜面,常棲息於海扇生長處,獨自游居或一小群出現,以浮游動物為主食。
並不常見的種類,無食用價值,由於體色亮麗也有人作為觀賞魚。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雀鯛科(Family Pomacentridae)
吻鼠耳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yotis latirostris (Kishida, 1932)
頭軀幹長約4公分,尾長3.2~3.4公分,前臂長3.3~3.4公分,體重3.3~4.8公克;體背黑色,腹面鼠灰色;齒式同渡瀨氏鼠耳蝠。
台灣特有種。
本種之分類地位仍有爭議,有人認為本種應為Myotis muricola之同種異名,但有人認為台灣並無Myotis Muricola分布。吻鼠耳蝠為夜行性,以昆蟲為食,在台灣主要分布於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山區,是台灣已知體型最小的哺乳動物。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翼手目(Order Chiroptera)
蝙蝠科(Family Vespertilion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涉及面大。如:「你說的這句話,所涉的範圍太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