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19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面紅頸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鉅細靡遺地交代所有事宜,孔子因而稱讚他是個忠於職守的人。宋代朱熹論及此事,感慨地說道:「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面赤。」就是說現在的人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就可以爭得滿臉通紅,與子文不慍不火的修養比起來,就顯得差多了。這裡朱子以「頭紅面赤」形容人們為爭奪事物,又急又怒,滿臉通紅的樣子,後來「面紅耳赤」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因緊張、焦急、害羞等而滿臉發紅的樣子。
鼠竊狗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鼠狗般的偷盜。比喻行為偷偷摸摸、盜竊小利的人。《新唐書.卷一○七.陳子昂傳》:「儻鼠竊狗盜,西入陝郊,東犯虎牢,取敖倉一抔粟,陛下何與遏之?」也作「狗盜鼠竊」、「狗偷鼠竊」、「鼠竊狗偷」。
小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小偷、扒手之流。《孤本元明雜劇.齊天大聖.第三折》:「則為俺齊天聖無廉無恥,盜仙丹做了小李。」也稱為「小利」、「小綹」。
小算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瑣碎的事或小利益。《三俠五義》第一一七回:「偏偏殷顯又是個馬馬虎虎的人,這些小算盤上全不理會。」《文明小史》第三八回:「論理呢,我們做官的,錢弄得多,也不在此小算盤打算,譬如孝敬上司,可是能少的嗎?」
狗盜鼠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行為偷偷摸摸、盜竊小利的人。《周書.卷四八.蕭詧傳》:「加以狗盜鼠竊,蜂蠆狐狸。群圉隸而為寇,聚臧獲而成師。」也作「鼠竊狗盜」。
初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初獲吉利。《易經.既濟卦》:「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面紅過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鉅細靡遺地交代所有事宜,孔子因而稱讚他是個忠於職守的人。宋代朱熹論及此事,感慨地說道:「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面赤。」就是說現在的人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就可以爭得滿臉通紅,與子文不慍不火的修養比起來,就顯得差多了。這裡朱子以「頭紅面赤」形容人們為爭奪事物,又急又怒,滿臉通紅的樣子,後來「面紅耳赤」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因緊張、焦急、害羞等而滿臉發紅的樣子。
欲速反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欲速不達」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子夏是春秋時代衛國人,為孔子得意門生之一。有一次,他要到莒父這個地方擔任行政長官,臨行前,他前去請教孔子為政之道。孔子對他說:「不要一味地求快,也不要只顧眼前的小利益。一味地求快,反而無法達到目的;只顧眼前的小利,反而無法做成大事。」孔子之所以這樣說,那是因為雖然事情做得快,做得有效率是好的,但若以快為唯一目的,就難免馬虎隨便,忽略許多應有的細節,甚至可能因而出錯。如此,就必須花更多時間去補救錯誤,事情反而做不成。孔子所說的「欲速則不達」,便是這個意思。所以後來「欲速不達」就被用來表示想要求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的意思。例如宋太祖趙匡胤立國之初,所統治...
反眼不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眼之間就不認識對方。形容翻臉不認人。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
小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方方言。指扒手。清.徐珂《清稗類鈔.爵秩類.京城管理地面之官》:「街市小竊俗號小綹者,倘被其竊,苟鳴之官廳,三日之內,無不返者。」《品花寶鑑》第八回:「銀子在戲園門口,被小綹割去了。」也稱為「小李」、「小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