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昇華作用(Sublim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是飽受耳疾之苦卻名曲流芳的貝多芬,以及受精神分裂症一生困苦潦倒卻遺作盛名的梵谷。 應用與舉例像是小時候在學校被人欺負,所以長大努力考進警校,以維護社會正義。又例如一個人內心對於火的莫名興奮感,倘若直接進行放火行為就成了「縱火犯」。但透過昇華作用,將對火的慾望改變成救火行動,便成就「消防隊員」的志願,看到火警能興奮地一馬當先,勇往直前,於火場中救人無數。昇華作用便是將蘊積於潛意識之衝動及不被認可的動機欲念,導向合理、符合社會標準需求之途徑,提升為高境界表現,是轉變心理衝突為積極建設之正向方法。 參考文獻Hayashi ...
大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揣測估計之詞,表示極有可能。[例]從這裡走路到火車站,大概需要半小時
潮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水受日、月引力作用而發生的週期性漲落現象。白天發生的稱「潮」,夜晚發生的稱「汐」,平均每隔十二小時二十五分漲落一次。[例]潮汐具有規則性,但有時也會受風、浪、氣壓等影響而產生變化。
無拘無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由而不受約束。[例]小時候曾夢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像飛鳥一樣,在天空無拘無束的翱翔。
琹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他始終認為「老大教的好,弟妹自然會仿效」,到後來才發現每個孩子其實都是截然不同的個體。母親從她很小時,就陪著她閱讀、去圖書館、教她如何使用郵購買書,全心全意栽培她向創作之路前進。於是,入小學後,琹涵開始投稿。一直到大學畢業後開始教書,忙碌的生活幾乎佔滿所有的時間,因此這階段的寫作,比較像是為了向母親交差,並不確定自己要走上文學創作之路。真正下定決心要創作,是在民國六十八年,琹涵弟弟考上公費留學的時候。身為老大的她,一直有著強烈的使命感,認為姊姊應該做弟妹的好榜樣,然而因家中經濟不允許她繼續唸書,她才開始認真思索:寫作...
完全中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適度調整,畢業至少修習202節,中四至中六採學分制,以160學分(不含活動課程和軍護,每學分上課18小時,或每一小時上課18週以一學分計)為六年一貫完全中學(中四至中六)最低畢業學分數。完全中學除活動課程外每週上課節數至多34節,每學期修課以不超過12科為限。增加活動科目為每週至少五節,含班會、週會、社團活動、團體活動、自習等。完全中學學生除修習共同課程外,得視個之進路修習學術導向課程、職業導向課程或綜合導向課程。課程分為十大類:本國語文、外國語文...
蜉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蟲類。長六、七分,頭似蜻蛉而略小,有四翅,體細而狹。夏秋之交,多近水而飛,往往數小時即死。也作「浮游」、「浮蝣」。
了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聰明慧黠。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抵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達。如:「坐了三、四個小時的車,終於抵達了目的地。」《歧路燈》第七回:「一主兩僕,一班役,一車夫,一齊望大路趕赴京城。到了午刻,抵達稅亭所在。」
急中生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緊急狀況下突然想出應付的方法。[例]宋代宰相司馬光在小時候曾急中生智,拿石頭砸破水缸,救出了掉進水缸的友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