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忘年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典故或見於《宋書.卷六二.張敷列傳》。 (2) 禰衡:字正平,生卒年不詳,東漢平原人。有辯才,善屬文,氣剛傲,嘗罵曹操,後為黃祖所殺。 (3) 孔融:西元153∼208,字文舉,東漢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有俊才,為建安七子之一,漢獻帝時為北海相,世稱孔北海;立學校,表儒術,後拜大中大夫,為曹操所殺。 (4) 爾汝之交:兩人不拘禮俗,直接以爾汝相稱。比喻親密交情。見「爾汝之交」。 (5) 忘年:不分年齡而相交。〔參考資料〕 《宋書.卷六二.張敷列傳》琅邪顏延之書弔茂度曰:「賢弟子少履貞規,長懷理要,清風素氣,得之天然。言面以來,便申忘年之好,比雖艱隔成阻,而情問無睽。薄莫之人,冀其方見...
援筆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下筆成章」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陳思王植1>字子建。年十歲餘,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2>。太祖3>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4>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時鄴銅爵臺新成,太祖悉將5>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6>,可觀,太祖甚異7>之。 〔注解〕 (1) 陳思王植:曹植(西元192∼232),字子建,三國時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六朝詩人多受其影響,謝靈運嘗言:「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卒...
王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50~675)字子安,唐龍門(今山西省河津縣西)人。為初唐四傑之一,屬文綺麗,構思無滯,詞情英邁,所作〈滕王閣序〉,為世所稱。曾任沛王府修撰,著有《王子安集》。
逸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卓越出眾的才藝。《三國演義》第三二回:「丕八歲能屬文,有逸才,博古通今。」
別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輯錄個人詩文作品的文集。如唐朝李白有《李太白詩文集》。《隋書.卷三五.經籍志四》:「別集之名,蓋漢東京之所創也。自靈均已降,屬文之士眾矣,然其志尚不同,風流殊別。後之君子,欲觀其體勢,而見其心靈,故別聚焉,名之為集。」《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八.集部.總序》:「集部之目,楚辭最古,別集次之,總集次之,詩文評又晚出,詞曲則其閏餘也。」
五行俱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能視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參考資料〕 ■《梁書.卷四.簡文帝本紀》太宗幼而敏睿,識悟過人,六歲便屬文,高祖驚其早就,弗之信也,乃於御前面試,辭采甚美。高祖歎曰:「此子,吾家之東阿。」既長,器宇寬弘,未嘗見慍喜。方頰豐下,鬚鬢如畫,眄睞則目光燭人。讀書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經目必記;篇章辭賦,操筆立成。博綜儒書,善言玄理。自年十一,便能親庶務,歷試蕃政,所在有稱。■《北齊書.卷一一.文襄六王列傳.河南王康舒孝瑜》初,孝瑜養於神武宮中,與武成同年相愛。將誅楊愔等,孝瑜預其謀。及武成即位,禮遇特隆。帝在晉陽,手敕之曰:「吾飲汾清二盃,勸汝於鄴酌兩盃。」其親愛如此。孝瑜容貌魁偉,精彩雄毅,謙慎寬厚,...
不脩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脩,通「修」。「不脩邊幅」。猶「不修邊幅」。見「不修邊幅」條。01.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雖讀禮傳,微愛屬文,頗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輕言,不脩邊幅。」02.《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列傳下.溫庭筠》:「初至京師,人士翕然推重。然士行塵雜,不脩邊幅,能逐絃吹之音,為側豔之詞,公卿家無賴子弟裴誠、令狐縞之徒,相與蒱飲,酣醉終日,由是累年不第。」 
棋布星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星羅棋布」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四○.班彪列傳上》固字孟堅。年九歲,能屬文、誦詩賦。及長,遂博貫載籍,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自為郎後,遂見親近。時京師脩起宮室,濬繕城隍,而關中耆老猶望朝廷西顧。固感前世相如、壽王、東方之徒,造搆文辭,終以諷勸,乃上〈兩都賦〉,盛稱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賓淫侈之論。其辭曰:……爾乃盛娛游之壯觀,奮大武乎上囿,因茲以威戎夸狄,燿威而講事。命荊州使起鳥,詔梁野而驅獸,毛群內闐,飛羽上覆,接翼側足,集禁林而屯聚。水衡虞人,理其營表,種別群分,部曲有署。罘罔1>連紘2>,籠山絡野,列卒周匝3>,星羅雲布。於是乘(鑾)輿備法駕,帥群臣,披飛廉,入...
許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情誼許地山身後,陳寅恪挽許地山的對聯寫到許在香港的學術生活和2人的交往:人事極煩勞,高齋延客,蕭寺屬文,心力暗殫渾未覺;離亂相依託,嬌女寄廡,病妻求藥,年時回憶倍傷神。〈論許地山先生宗教史之學〉對許的宗教史研究非常推崇:「寅恪昔年略治佛道二家之學,然於道教僅取以供史事之補證,於佛教亦止比較原文與諸譯本字句之異同,至其微言大義之所在,則未能言之也。後讀地山先生所著佛道二教史論文,關於教義本體俱有精深之評述,心服之餘,彌用自愧,遂捐棄故技,不敢復談此事矣。」 作品 許地山一生創作的文學作品多以閩、台、粵和東南亞、印度為背...
才傾八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ㄉㄢˋ。 (3) 曹子建:曹植(西元192∼232),字子建,三國時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敏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六朝詩人多受其影響。卒諡思,世稱陳思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