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218.4786 ms
共 1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秀色可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晉.陸機〈日出東南隅行〉:「鮮膚一何潤,秀色若可餐。」形容女子的姿色非常秀美。《鏡花緣》第六六回:「古人云:『秀色可餐。』觀之真可忘飢。」亦用以形容風景之美。宋.王明清《揮麈後錄.卷二.引李質艮岳賦》:「森峨峨之太華,若秀色之可餐。」
|
軒然大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岳陽樓1>別竇司直2>〉詩(據《全唐詩.卷三三七.韓愈》引)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南匯群崖水,北注何奔放!瀦為七百里,吞納各殊狀。自古澄不清,環混無歸向。炎風日搜攪,幽怪多冗長。軒然3>大波起,宇宙隘而妨4>。巍峨拔5>嵩華6>,騰踔7>較8>健壯。聲音一何宏,轟輵車萬兩。猶疑帝軒轅,張樂就空曠。蛟螭露筍簴,縞練吹組帳。鬼神非人世,節奏頗跌踼。陽施見誇麗,陰閉感悽愴。 〔注解〕
(1) 岳陽樓:在湖南省岳陽縣西門上,高三層,下瞰開闊壯偉的洞庭湖,風景極佳。
(2) 竇司直:竇庠(西元766?∼828?),唐朝扶風平陵人,字冑卿。吏部侍郎韓皋出鎮武昌,辟庠入幕府中,陟大理寺司直,...
|
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對等、匹敵。如:「抗衡」、「分庭抗禮」。《後漢書.卷四○.班彪傳下》:「榮鏡宇宙,尊無與抗。」唐.章懷太子.注:「抗,猶敵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有大巫山,非惟三峽所無,乃當抗峰岷峨,偕嶺衡疑。」
|
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大。《說文解字.嵬部》:「巍,高也。」《文選.張衡.思玄賦》:「瞻崑崙之巍巍兮,臨縈河之洋洋。」《紅樓夢》第一七回:「則見崇閣巍峨,層樓高起。」
|
瞻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仰望、觀看,多用於對人、物表示尊敬之詞。《禮記.祭法》:「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儒林外史》第一四回:「走上去,一個大廟,甚是巍峨,便是城隍廟。他便一直走去,瞻仰了一番。」
|
見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似這等人,也算做穿窬小人中大俠了。反比那面是背非,臨財苟得,見利忘義,一班峨冠博帶的不同。」
|
李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蜀以前(701-725年)李白出身豪商,自幼生長在今四川江油縣附近,舊彰明縣青蓮鄉。出峽前遊過成都和峨眉。二、循江東遊到離開安陸(725-735年)李白二十五歲出蜀,目的就是訪道、求友和遊覽山水。他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說:「以為士生則桑弧蓬矢,射夫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方之志,乃仗去國,辭親遠遊」,是很有抱負的。他離開長江三峽東下,經荊門、江夏、到潯陽登廬山;訪金陵,遊揚州,浪跡吳、會之間;再回舟上,由江夏泝漢水,過襄樊,走臨汝,其間曾與孟浩然相遇;又從臨汝到安陸(公元727年),娶故相許圉師孫女,開始“酒隱安陸,蹉跎十...
|
將信將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半疑半信注音︰ㄅㄢˋ |ˊ ㄅㄢˋ ㄒ|ㄣˋ漢語拼音︰bàn yí bàn xìn釋義︰猶「將信將疑」。見「將信將疑」條。
01.唐.元稹〈古築城曲五解〉其四:「因茲請休和,虜往騎來過。半疑兼半信,築城猶嵯峨。」
02.《續孽海花.第五四回》:「那二人聽了,也有些半疑半信的樣子。」 參考詞語︰疑信參半注音︰|ˊ ㄒ|ㄣˋ ㄘㄢ ㄅㄢˋ漢語拼音︰yí xìn cān bàn釋義︰猶「將信將疑」。見「將信將疑」條。
01.宋.魏了翁〈江陵別安撫書〉:「少之時,有言人之簠簋不飾者,輒咎其誣人。迨稍涉世,疑信參半,今則信其有是人也。」 參考詞語︰半信半疑注音︰ㄅㄢˋ ㄒ|ㄣˋ ㄅㄢˋ ...
|
知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俞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琴。當伯牙彈琴志在高山時,子期便從琴音感到峨峨若泰山;當伯牙志在流水時,子期又感到洋洋若江河。子期死後,伯牙便絕弦不彈,因為再也沒有人能像子期那樣懂得他的音樂了。見《列子.湯問》。後比喻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文選.古詩一九首.西北有高樓》:「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昔伯牙絕絃于鍾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
|
曠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胸豁達。《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張翰傳》:「時人貴其曠達。」《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容貌魁峨,胸襟曠達。」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