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形式     
瀏覽人次:190 收藏人次:0
合乎形式法則的美。與描寫心情、表現性靈的內容美相對。如:「這件時裝雖具形式美,但質感欠佳。」
腳本;歌詞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語。歌劇或神劇的腳本及歌詞。早期的腳本是印在一本小冊子中,發售給觀眾,以便觀眾能從該冊子中去了解劇情的發展和劇中人所扮演的角色及演員的唱詞等。有些腳本還把歌劇演出的時間、地點及演員的姓名、伴奏的樂團印上,所以它提供很多演出的原始資訊以供音樂史學者研究。自十七世紀以來,很多成功的歌劇都是由劇作家和作曲家密切合作的成果,例如季諾(Jean Raptiste Maurice Quinault, 1687-1745)和盧利(J. B. Lully, 1632-1687)的合作、達龐德(Da Ponte)和莫札特(W. A. Mozart, 1756-1791)、玻益多(A. Boito, 1842-...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間奏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術語。間奏是在音樂作品段節之間或在戲劇幕段之間演奏的音樂。戲劇作品之間奏,有時是純器樂曲,有時卻帶有動作和敘述劇情。純音樂作品的間奏多用以連接長、大的樂章或樂段。宗教音樂的間奏是在聖歌和讚美詩之間演出,通常是用即興演奏。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形式知覺     
瀏覽人次:184 收藏人次:0
  形式知覺包括對形式、形狀、形體、樣式和顏色的知覺,主要的在視覺作用對輪廓和由界線區畫的形象的認識,藉網膜和神經中樞的功能,將形象綜合為一種知覺。
  依生理和心理過程,視覺作用所見的形式,可視之為刺激,傳達到大腦而留下影象,即是對刺激的反應;將所見形式儲存於記憶中,於是可以辨認各種形狀,並把近似的歸類。葛雷漢(C.H. Graham)在所著〔視力與視覺〕(Vision and Visual Perception, 1965)中舉出,形式知覺對情況的辨認和確定,可供認識形狀名稱與類別。此種知覺首在認識輪廓。吉卜森(E.J. Gibson,1910~ ),著有〔知覺學習與發展原則〕(...
形式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常由以下四部分組成:
(1)一組基本符號。
(2)由基本符號構成系統中各種成分的規則,可以稱之為構造規則。
(3)系統中各成分間的一組基本關係,可以稱之為公理。
(4)由基本關係推出新關係的一組推導規則。謂詞演算、語言的文法、平面幾何的公理系統等都是形式系統。
多種形式辦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183 收藏人次:0
  多種形式辦學係指大陸地區根據全國地域廣,人口多,沿海、內地和邊疆地區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的特點,因地制宜,利用各種力量所採取多種形式、多條管道舉辦各類學校的一種辦學政策及措施。
  多種形式辦學的多樣性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在辦學主體上,以國家辦學為主,允許和鼓勵廠礦、企業、民主黨派、社會團體、私人等多種社會力量辦學;在教育種類上,強調普通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統籌結合;在辦學形式上,採取全日制、半日制、夜校、函授、廣播電視等多種形式辦學,正規、非正規和非正式教育相結合,學歷與非學歷,長班與短班相結合;在教育經費上,以政府投入為主,採取多種管道籌集經費。
  大陸...
夏康舞 (1)      
瀏覽人次:182 收藏人次:0
巴洛克時期的舞蹈,舞曲為三拍子,用頑固低音(Ostinato)伴奏。夏康舞發展於十七世紀初期,從十七世紀後期到十八世紀初期間,特別盛行於法國的歌劇中。1598年西班牙的古文獻資料曾提到夏康舞,並稱它為一種粗野淫穢的舞蹈,現存15首夏康舞的歌詞,內容輕浮、濫情,又兼具幽默。當時的文獻把它與莎拉邦德舞(Zarabande)相提並論。1615年間,這種舞曾被劇院禁演,但民間仍在演出。1635年的文稿把它稱為舊舞的一種。關於當時夏康舞之演出實況,如今已無資料可查,只知道它是一種社交及劇院舞蹈,配有歌詞並用吉他、響板和鈴鼓伴奏。十七世紀早期,夏康舞從西班牙傳入義大利,因內容不雅而遭禁演。在New Gro...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形式語言理論     
瀏覽人次:177 收藏人次:0
以數學方法或模型研究形式語言結構和語法表示法的理論。
太平鼓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流行於東北的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河北、安徽、甘肅等地,鼓形似一圓扇,以鐵絲作圈,蒙羊皮,鼓柄下端有一橢圓形小圈,圈上穿許多小鐵環,搖動鼓時小鐵圈相互撞擊發出細碎的金屬聲。原用於祭祀、跳神等宗教活動,舞者左手持鼓,右手執藤條擊鼓,或打鼓心,或敲鼓邊,邊敲邊舞,舞蹈動作多採自霸王鞭、七節棍等。鼓點變化豐富,舞蹈粗獷,技巧複雜。東北三省稱「單鼓」,河北稱「扇鼓」,陝西稱「羊皮鼓」,甘肅稱「檳鼓甩辮子」,安徽稱「端鼓」或「喜鼓子」。
《中國鼓文化研究》、《中國音樂辭典》。
存在主義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哲學名詞。存在主義是一門研究存在的哲學,所關注的不僅是客觀的經驗,也關心主觀的經驗;不僅關心『抽象的真理』,也關心『存在的真理』。因此,不僅研究個人的經驗,也要研究作出經驗的個人。治療師透過相處的過程,而非智識上的分析過程說明患者存在真實性,因此在課程中治療師與患者的動作、姿勢、手勢、韻律和音節等相遇。藉著透過自己的身體了解並理解他人,與患者一起動作並走入患者動作模式中,親身經歷患者真正的感覺,以達到同理心作用。
《Dance Movement Therapy: Theory and Practice》1992.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