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60.55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慌張,手足無措。《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母驚顧不遑。」
嚴聲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的道理,使地方人士都受到他的影響而感化。由於他這種寬厚穩重的性格,使他即使面對急迫的事,也都不會因慌張而大聲說話。《後漢書》裡用「未嘗疾言遽色」來表示劉寬,處事一直相當穩重。後來「疾言厲色」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言語急迫,神色嚴厲,形容人發怒的樣子。
嘴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強硬,不肯認輸或認錯。《紅樓夢》第五八回:「你還嘴硬。有據有證在這裡,我只和你廳上講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三回:「昨天那鴇婦雖然嘴硬,那形色甚是慌張,我們再到他那裡問去。」也作「嘴強」。
只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看見。[例]只見他慌慌張張的跑出去,什麼話也沒說。
疾言遽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急迫,神色慌張。見「疾言厲色」條。01.《後漢書.卷二五.卓魯魏劉列傳.劉寬》:「典歷三郡,溫仁多恕,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源)02.《東周列國志》第三三回:「襄公把個盟主捏在掌中,臨時變卦,如何不惱。包著一肚子氣,不免疾言遽色。」 
Janis-Mann衝突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自編一廂情願的合理化理由,低估不利的後果,選擇性地忽略矯正性回饋訊息。4. 過度警戒:作決定者慌慌張張的急於找出解決方式,在不同的備選方案間躊躇猶豫,然後衝動地抓住一個匆忙構想出的決定以求立即抒解壓力。作決定者情緒亢奮、反覆思考,他的認知基模只能產生很簡單的想法並縮小短程記憶的幅度,因而忽略對備選方案及其可能後果做全面檢視。5. 警戒:作決定者仔細搜尋相關訊息,不偏不倚地去理解這些訊息,並在作抉擇前仔細評估各備選方案。上述五種因應心理壓力的類型,對作決定而言,前四種一般都是反功能的,會導致所作的決定有缺陷。警戒雖不是...
死灰復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內史官正好出缺,朝廷再度重用安國,派他做了內史官。田甲一得知這個消息,害怕韓安國會向他報復,於是就慌張的趕緊逃跑。韓安國因為找不到田甲,就放話說:「田甲如果再不出現,我就要殺他整個家族。」田甲聽到消息後,非常害怕,只好打著赤膊,去向韓安國請罪。然而韓安國卻不與田甲一般見識,不但沒有懲罰他,反而很有器度的原諒、善待他。後來「死灰復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失勢者重新得勢;也比喻已經平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動起來。出現「死灰復燃」的書證如宋.陳亮《陳亮集.卷一八.啟.謝曾察院啟》:「劫火不燼,玉固如斯;死灰復燃,物有待爾。」
張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擴大、壯大。《書經.康王之誥》:「張皇六師,無壞我高祖寡命。」唐.韓愈〈進學解〉:「補苴罅漏,張皇幽眇。」
2.盛大顯赫的樣子。唐.柳宗元〈詠三良〉詩:「霸基弊不振,晉楚更張皇。」
3.驚恐慌亂的樣子。《聊齋志異.卷一.畫壁》:「女大懼,面如死灰。張皇謂朱曰:『可急匿榻下。』」《文明小史》第四四回:「豈知黃撫臺聽了,並沒有怪他,但是形色甚是張皇。」
高檯明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明鏡高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西京雜記》的記載,劉邦攻入咸陽宮時,尋獲寶物一方明鏡,它能照見人的五臟六腑,也能鑑別人心正邪。秦始皇常利用它來照宮女,凡心膽慌張跳動的就殺死她。杜甫〈洗兵馬〉詩「司徒清鑒懸明鏡」句,正式用「懸明鏡」來稱許司徒李光弼,從此人們就以「明鏡(秦鏡)高懸」來比喻官吏辦事明察洞燭,執法公正嚴明。
牙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精製的家具邊緣所雕刻的花邊。《紅樓夢》第四○回:「別慌慌張張鬼趕來似的,仔細碰了牙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