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8.79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執筆。宋.王禹偁〈送郝校書從事相州〉詩:「筆從戎別帝鄉,官清兼領校書郎。」
2.寫作。如:「久未筆,而今急就成章,深恐辭不達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攜帶。《禮記.王制》:「輕任并,重任分,班白不挈。」《戰國策.東周》:「夫鼎者,非效䤈壺醬甀耳,可懷挾挈以至齊者。」
2.拔、照顧。《醒世恆言.卷一九.白玉孃忍苦成夫》:「全虧周翰挈,程萬里亦得補福建福淸縣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九回:「侶笙連忙拱手道:『多謝挈!』」
3.揭示、出。唐.韓愈〈南山〉詩:「團辭試挈,掛一念萬漏。」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序》:「歷選前聖之書,所以挈綱維,開示蘊奧,未有若是其明且盡者也。」
4.帶領、統率。《南齊書.卷三八.列傳.蕭赤斧》:「帳飲闤肆之閒,宵游街陌之上,挈群豎,以為歡笑。」唐.元稹〈起復田布魏博節度等使制〉:「挈義旅,勤勞王家,冒白刃而不疑,推赤心而自信。」
5.主宰、支配。《淮南子.俶真訓》:「挈天地而委萬物,以鴻濛為景柱,而浮揚乎無畛崖之際。」《宋書.卷九五.索虜列傳》:「慕容、姚泓,恃強作禍,挈萬里,卒嬰鈇鉞。」
〔四庫全書總目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庫全書總目要〕,凡200卷,清永瑢、紀昀等編纂。又名〔四庫全書總目〕,簡稱〔四庫要〕或〔四庫總目〕。
  該書係清代最大叢書--〔四庫全書〕的總目錄,同時也是我國18世紀以前古籍的要書目。
  (一)〔總目〕的內容及體例
  〔四庫全書〕編纂之初,每校閱一書,即在該書卷首撰寫一篇要,要文字經紀昀審校潤刪,以求文意與體例的一致。後來,將這些為「全書」而寫的要文字,再加上為「存目」而寫的要文字,分類匯編成帙,便構成〔四庫全書總目要〕。〔總目〕總共著錄了收入〔四庫全書〕的圖書3,448種,78,726卷;未收入〔四庫全書〕的存目圖書6,783種,...
起公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上指檢察官依偵查所得的證據,足以認定被告有犯罪嫌疑,而聲請法院審判處罰被告的訴訟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溶液中去除溶解性或揮發性物質的方法。本法係將空氣注入液體中,利用亨利定律原理和氣液界面間之質傳作用,將液相中高濃度的氣體或揮發性物質,傳送至一低濃度的氣相中,並達到減少液體中污染物濃度的目的。由上述可知,氣法僅為一種相轉移的處理方法。通常氣法係於氣塔中填充介質,以增加所注入空氣和虛理水的接觸機會,並升氣的效果。
絕口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某事保持沉默,不再起。如:「他自從上回演講比賽慘遭敗北後,便對此事絕口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弓弦樂器。為琴家族(包括小琴、中琴、大琴及低音琴)的樂器之一。琴身主要部分為木製的共鳴箱及琴桿所構成,張四根弦。演奏時置於肩上,常用左手按弦,右手拉弓。由於其音色優美豐富,是理想的獨奏樂器,為現今管弦樂團中的高音樂器。早期也譯作「凡阿林」、「梵哦鈴」、「梵娥鈴」、「梵亞鈴」、「梵啞鈴」。
面命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大雅.抑》:「匪面命之,言其耳。」形容對人教誨懇切。宋.劉克莊〈擬撰科詔回奏〉:「幸以翰墨小技,待罪視草,詞意有未穩處,仰荷明主親灑奎畫,不啻面命耳。」也作「耳面命」、「耳面訓」。
挈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綱挈領」。見「綱挈領」條。01.宋.朱熹〈呂氏家塾讀詩記後序〉:「今觀《呂氏家塾》之書,兼總眾說,巨細不遺,挈領綱,首尾該貫。」提領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銀子。以朱山盛產白銀而得名。《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誼高矜厄且憐貧,三百朱賤似塵。」清.宣鼎《麻瘋女邱麗玉》:「容即代籌朱五百金,作為旅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