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7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洞若觀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盤庚是成湯的十世孫,商朝的十七代君主。《尚書.盤庚》是盤庚為了遷都所作告諭臣民之書,共分三篇。上篇是盤庚對邦伯、執事等貴冑大臣的訓誡之詞,主要說明遷都是上天的旨意,任何阻礙遷都的行為都是違背天意的;中篇則是對平民的訓詞,口氣嚴厲,語帶威脅,要人民共同支持遷都之舉,否則就會被處死;下篇則是遷都後,盤庚告誡百官諸侯之言,希望他們能夠把恩德廣施於民。在上篇裡頭,盤庚警告專權弄政的貴族大臣:「不是我荒廢了先王的美德,而是你們的行為讓先王的美德隱晦,不畏懼我這個君王。對於你們的計謀私心,我就像看著火光一樣地清楚,只是因為我拙於謀劃,才會讓你們犯下這樣的過失。如果你們能去除私心,把恩澤施於人民,這樣才能大...
and Monitoring of Meta-Cognition)成為自發性的終身學習者。提供社會性支持(Provide Social Supports):電腦網路實現了建立虛擬學習社群的可能。在社群理念中,學習者同時具有正式與邊際式的參與機會(Lave & Wenger, 1991),在提供適切的互動工具或鷹架,促進學習參與協商的活動,使社群份子彼此分享、分工合作,進而達成提昇社群整體知能之效果。近期Linn & Slotta (2000)更提出網路化科學整合環境(Web-based Integrati...
文化回應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on-Billings:教師透過重視學生家庭和社區文化的態度,建立關聯性教學,在知識、情感與技能上支持並增能學生,最終目標則在改造社會。(五)Wlodkowski與Ginsberg: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的角度提出文化回應教學強調尊重差異,創造安全、包容的學習環境,以及設計跨學科與文化關聯性的教學。(六)Irvine:文化回應教學並非針對低收入與少數族群學生的一種特殊教學方式,長久以來,學校的教育就是一種文化回應教學,只是回應的是主流社會的價值標準與文化知識。此外,文化回應教學並非只是一種教學方法,而是一種對待學生的態度以及...
於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承上啟下的連詞。《紅樓夢》第一二回:「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於是不能支持,一頭跌倒。」《老殘遊記》第六回:「因為天陰,所以比平常更黑得早。於是喊店家拿盞燈來。」也作「于是」、「於是乎」。
牽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牽制羈絆。[例]你過度的關心,反倒成為我的牽絆,而非支持的力量。
得理不饒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所持的理由得到支持時,便盛氣凌人。如:「待人要敦厚,多些寬恕與包容,切莫得理不饒人。」
花言巧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巧語」。見「花言巧語」條。 01.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不要你狂言詐語,花唇巧舌,信口支持。則要你依頭縷當,分星劈兩,責狀招實。」 參考詞語︰巧舌花脣注音︰ㄑ|ㄠˇ ㄕㄜˊ ㄏㄨㄚ ㄔㄨㄣˊ漢語拼音︰qiǎo shé huā chún釋義︰猶「花言巧語」。見「花言巧語」條。 01.明.沈采《千金記.第四七齣》:「你這小人,怎生出巧舌花脣,累他進退兩難存。」 參考詞語︰花嘴花舌注音︰ㄏㄨㄚ ㄗㄨㄟˇ ㄏㄨㄚ ㄕㄜˊ漢語拼音︰huā zuǐ huā shé釋義︰猶「花言巧語」。見「花言巧語」條。 01.《石點頭.卷四.瞿風奴情愆死蓋》:「那鳳奴年已一十五歲,已解人事,見孫三郎花嘴...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積分制、點卷、籌碼、榮譽卡、貼紙、行為契約,以兌換獎品實物。日常生活的運用不勝枚舉,某選舉以千元購得支持卡,若當選則兌換十倍的價碼,真是應用此方法之高招。使用代幣制的優點有:實施方便、避免飽足、標準客觀、可同時用於多數人。而使用代幣制的缺點有:相互收受使用、卡片易偽造、購實質增強物的花費大。模仿原理:身教與境教(刺激控制法)身教就是示範法,教師以身作則,提供良好學習楷模,學生看樣學樣。或是觀察學習,如:考試作弊記大過乙次,以儆效尤。身教的要素之一,是楷模的特性,年齡性別較接近者、社會地位高者、成功的名人專家,較易被模仿,...
敷衍塞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平定臺灣紀略》卷三九:「賊勢固結蔓延,日肆猖獗。而該將軍等節次奏報之摺,僅以支持堵禦情節敷衍塞責,而于賊匪出沒之聚實在情形,及官兵打仗損失之數,並未詳悉陳明。」
武則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稀之年的武則天多由男寵張易之、張昌宗侍側。神龍元年(705),武則天病臥長生殿,張柬之等人在太子的支持下,以二張謀反為藉口發動政變。先殺二張,繼而包圍武則天養病的住所,迫武則天傳位。武則天臨終前留下「遺制」: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歸葬乾陵;准王皇后、蕭淑妃、褚遂良等人的子孫復業。最後武則天以「則天大聖皇后」的身份葬入乾陵,最終長眠於唐高宗的「御床」之左。後人於乾陵為她立了一塊「無字碑」。武氏自立為皇后之後,開始參預朝政,與高宗並稱“二聖”。683 年,高宗死,李顯繼位為中宗,尊武氏為皇太后,由太后臨朝稱制。翌年,廢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