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6.9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捶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敲打。《南史.卷七三.孝義傳上.劉渢傳》:「渢年數歲,路氏不以為子,奴婢輩捶打之無期度。」
敲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敲打、擊打。如:「小朋友敲擊著由許多鍋碗瓢盆組成的樂器,丁丁當當的好不熱鬧。」
塞耳偷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辨誤》:「諺有『掩耳偷鈴』,非鈴也,鐘也。」 (3) 負:以肩背物。 (4) 椎:音ㄓㄨㄟ。敲打東西之器具。 (5) 況然:狀聲詞,敲鐘時所發出之聲音。 (6) 遽揜其耳:急忙掩住耳朵。遽,音ㄐㄩˋ,急忙。揜,音|ㄢˇ,通「掩」,遮蓋。
掩耳偷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辨誤》:「諺有『掩耳偷鈴』,非鈴也,鐘也。」 (3) 負:以肩背物。 (4) 椎:音ㄓㄨㄟ。敲打東西之器具。 (5) 況然:狀聲詞,敲鐘時所發出之聲音。 (6) 遽揜其耳:急忙掩住耳朵。遽,音ㄐㄩˋ,急忙。揜,音|ㄢˇ,通「掩」,遮蓋。
錘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敲打東西的工具。
不屈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有稜角卻不會割傷人,好比有德行的人;即使折斷它也不會彎曲,就像勇;玉的瑕疵都顯露於外,便是誠信;敲打玉石,聲音清脆遠揚,就像美好的言辭。所以即使珉有鮮艷的花紋,也比不上玉石的潔白明亮。這便是君子重視玉石的原因啊!」後來這裡的「折而不橈」演變成「不屈不撓」這句成語,用來指意志堅毅不肯屈服。
卷旗息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捲起兵旗,停止敲打戰鼓。比喻停止爭戰。清.孫郁《繡幃燈.公討》:「須等那不賢之婦親口道允,我等才卷旗息鼓,暫寬一時。」
發展式的五段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腦,也舒暢一下工作前的情緒。 二、材料的特質及安全性介紹小班的孩子還沒有能力做造型,可以給他鐵鎚去敲打、用切蛋糕的塑膠刀去切泥塊、用筷子去戳洞洞,目的是要讓孩子從執行中對自己感到「滿意」並得到「愉快的工作經驗」;中班的孩子已有做造型的能力,就盡量讓他嘗試用手去捏他所要的樣子;到大班就要求他做出有立體感、能站起來的東西,我們要和他談力和支撐及品質的觀念。 三、孩子自由地創作知道材料的特質性以後,他開始試著完成自己。在孩子創自過程中,大人其實不必急著去教他太多技巧,只要他敢動手畫,就是在執行他自己,等到老師和孩子建立起關係...
擊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敲打。《北史.卷四三.列傳.張彝》:「相率至尚書省詬罵,求其長子尚書郎始均不獲,以瓦石擊打公門。」
拍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事物或人的身上輕拍或敲打。如:「牧童拿著竹鞭拍打著牛隻,驅趕回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