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未入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稱凡未入九品的官吏為「未入流」。《明史.卷七二.職官志一》:「凡文官之品九,品有正從,為級一十八。不及九品曰未入流。」後比喻為未達到水準。如:「他的作品根本未入流。」也作「不入流」。
文東武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為漢代所定的朝儀,武將位在西邊,文官位於東方。語本《史記.卷九九.叔孫通傳》:「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鄉;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鄉。」後以文東武西泛指文武官員排列的次序。
補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時職官禮服的前胸與後背鑲有用金線及彩絲繡成鳥獸等圖樣的繡章,文官繡鳥,武官繡獸,以表示官級。也稱為「補子」。
景星勛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政府頒行的文職勛章。於民國三十年二月十二日創制,頒授對象為對國家政務有卓越功勛的公務人員,或對我國家社會有重大貢獻的非公務人員、外籍人士。
將仕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隋置,為散官,從九品文散官,唐宋沿之。金升為正九品,元升為正八品,至明代則為正九品文官階。
大文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古代掌理文學的文官。《幼學瓊林.卷一.文臣類》:「宗師稱為大文衡。」
帶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帶和笏板,為文官的裝束。《宋史.卷三六四.韓世忠傳》:「授太尉,賜帶笏,仍敕樞密以功頒示內外諸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