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7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怒猊抉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憤怒的獅子用腳挑動石頭。比喻書法的筆力遒勁。《新唐書.卷一六○.徐浩傳》:「嘗書四十二幅屏,八體皆備,艸隸尤工。世狀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云。」亦用以比喻詩文風格剛硬強勁。清.管世銘〈讀雪山房唐詩序例〉:「杜工部七言古詩,隨物賦形,因題立制,如怒猊抉石,如香象渡河。」
田園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生活世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是否熟悉他日常生活周遭的自然景觀(如動物、植物、生態、地質、氣候)與人文風物(如古蹟、技藝、慣俗);是否瞭解自己與他人、群體、社會及自然的恰當關係,從而明白如何自處與相互對待。生活教育注重孩子從書本中所獲得的知識與日常生活所需的常識、技能是否密切結合。因此,田園教學試圖將我們生活周遭所有的空間開放給孩子們,以利從事任何的教學活動。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田園教學英文關鍵字: Pastoral Teaching 參考資料吳清山、林天祐/著。教育小辭書,頁26-27。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凌雲健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詩文風格豪邁脫俗,文筆簡潔有力。唐.杜甫〈戲為六絕句〉六首之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
丘逢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逢甲從「誓與臺灣共存亡」到「倉皇內渡」招來許多時人與後人的譏諷,然而從他的詩作來看,內渡之後丘逢甲的文風驟變,充滿悲憤激越之情,最為人所知的便是〈離臺詩〉之一:「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做鴟夷子,回首河山竟黯然。」然而臺灣局勢已難挽回,丘逢甲的遺民之痛也只能化作寫作的動力而已。(同註2)宣統3年(1911)武昌革命成功,丘逢甲受廣東總督胡漢民之聘擔任教育司長,之後又抱病前往上海出席各省聯合會議,組成南京臨時政府。病情加重後丘逢甲被護送返回家鄉,不久之後便去世,年僅49歲。(同註1) 詩作選錄〈送頌臣之臺灣八...
士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名。位於臺北市北方。區內學校林立,文風甚盛。以士林夜市聞名。
鳳毛麟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見於〈萬機論〉。魏文帝曹丕雅好文學,即位後進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包括選拔人才,提倡文學,一時之間,文風大盛。但為學之人雖多,有所成就之人卻少,故蔣濟在〈萬機論〉中評論道:「學習的人雖然多得像牛毛一樣,但真正學有所成的人卻像麒麟的角一樣稀少。」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鳳毛麟角」,用來比喻稀罕珍貴的人、物。
玄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稱道家。《魏書.卷一○八.禮志一.序》:「世宗優遊在上,致意玄門,儒業文風,顧有未洽,墜禮淪聲,因之而往。」
暮楚朝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策士,也沒有尊君愛國的觀念,為了自身的利益,在各國間遊走不定。晁補之認為這樣的風氣,連帶的影響了當代文風,戰國時的文人,不像春秋時代文人那樣具有以尊君愛民為職志的胸懷,因此文章不再富含義理,而且出現許多誇大虛浮的部分。但雖如此,因為距離夏、商、周及春秋時代未遠,整體看來,戰國時代的文章仍是值得欣賞。後來「朝秦暮楚」這句成語從典源中摘出,用來比喻人心反覆無常。(二)北宋哲宗元祐年間,晁補之任齊州太守,在任期間,重修毀損已久的北渚亭,並為之作記,即〈北渚亭賦〉。文中除描述亭中所見景觀,並以今古人物、歷代事物的興衰,寄寓對人生變化無常的感慨。宋代文人周密曾評論此文,認為晁補之這篇文章,就像蘇東坡的〈...
玄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上古的世風或文風。南朝梁.蕭統〈文選序〉:「式觀元始,眇覿玄風。」《文選.江淹.雜體詩.殷東陽》:「求仁既自我,玄風豈外慕。」
張惠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文學的諸般可能,逐漸推進寫作題材的邊界,尋找品種混同的新聲調。書寫溫柔又疏離的人間劇場。 觀點 文風自成一格,不斷追新求變,是她明顯自覺的創作氛圍,作品常採多線敘述或具有神秘感,但卻又邏輯清晰。其中歷史系的背景,對張惠菁影響非常的大,她曾在一訪談中提到:「自己是作思想史的,會有一種奇怪的思考方式,就是把我們看到的事情,當作流動歷史河流中的一個片刻,當我看待現在的事情,都習慣用比較長的時空背景去看。但是對寫作來講,我看待我所創造的角色,我想寫的主題,都是從比較長的時空脈絡去看他們。小說寫的情境,可能都只是一個切面。」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