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23.974 ms
共 7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夾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夾檔是平面透明且富彈性之膠套,上為薄層面,下為護套面,中間可為一或多道夾層,供一或多條已拍攝軟片插入之用,夾檔上設有標目區。制式夾檔是以16mm捲片拍攝,經切截後插入105 × 148mm單片規格的膠套中,而為5行 × 12幅的成品,適用於須更新的資料,另有卡式夾檔類似孔卡,備有空白處供繕寫相關說明。
夾檔由於無法確認其檢驗目標,通常應用於經常更新的資料建檔保存之用。並不為國際或任何國家標準所認定為永久檔。 |
宮中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宮中檔主要是清代歷朝君主親手御批的奏摺及其附件。明初定制,臣工進呈君主的文書,稱為奏本,上於東宮的文書,稱為啟本,至於公事,則用題本,奏摺就是由傳統的奏本因革損益而來的一種文書。奏本、啟本、題本,都是折疊成本,奏摺雖然也是折疊成本,但它並非因折疊而得名。奏摺是奏本和摺子的結合名詞,摺子的本義,是指文書中附呈的各類清單。奏摺首幅封面居中上方書明「奏」字,尾幅書明真奏年月日,不必注明字數紙張,所書寫的字體可以不用奏本的細字體,簡化了許多文書格式的限制。清代奏摺,按照書寫文字的不同,可以分為漢字摺、滿文摺及滿漢合璧摺。滿、漢大臣因文字表達能力的不同,准其使用漢文或滿文繕摺具奏,但滿洲大臣辦理滿、...
|
滿文原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學、檔案學與資訊研究學院(加拿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位於喬治亞海峽邊之灰角(Point Grey),占地400英畝。該校於1915年建立,1925年遷至現址。距離溫哥華市約有半小時的車程。
為了培育加拿大西部對圖書館與資訊專才的需要,英屬哥大於1961年在文學院中設立圖書館學系。1963年獲得美國圖書館學會審查合格。1971年,該校將1年制大學級圖書館學系,改為2年制的碩士班。1972年,獲得美國圖書館學會認可。1981年,該所與歷史系合作,設立2年制的檔案研究碩士班,為北美首創。1984年,圖書館學研究學院再更名為圖書館學、檔案學和資訊科學研究學院。 該學院占據該校總圖書館之頂層。院,館之間有很... |
美國的檔案學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自1970年代開始發展檔案學課程與學位,目前全美共有30餘所大學在歷史學系或圖書資訊學系開設檔案專業課程,授予學士、碩士與博士等學位。
美國曾開設檔案學教育於圖書資訊研究所的博士班計有五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馬里蘭大學 (University of Maryland)、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 葉淑慧(2001)。檔案學碩士教育之比較研究:以五國九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臺北市。
薛理桂著(2002)。檔案學理論。臺北市:文華。 |
權威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威檔是將目錄中的名稱、集叢及圖書資料內容的主題,做進一步的歸納和統一,每一項條目或記載事項保持一致的形式,並將各種標目之不同形式(Variant Forms)及相關形式(Related Forms)等一併紀錄,建立檔案。
(一)權威紀錄的內容及來源: 1.權威紀錄之內容:包括標目、參照標目、使用注、來源、及其他有關事項。2.權威紀錄之來源:有下列幾個途徑:(1)美國國會圖書館的權威紀錄。(2)同一網路系統中各參與圖書館所建立之權威紀錄。(3)各館依據標目規則而建立之標準標目。(4)取自出版品本身之標目資料。(5)取自參考書,如百科全書、書目等而得之標目資料。(二... |
攤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指攤子。如:「走在這條馬路上,只見路旁的攤檔,規劃得井然有序。」
|
排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改變汽、機車傳動比或倒車的裝置。如:「你那部老車是手排檔還是自動排檔?」
|
梵諦岡祕密檔案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梵諦岡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高地上,是天主教會教皇及其教廷的所在地。西元5世紀羅馬城主教乘西羅馬帝國滅亡之機建立了教皇統治,在聖拉夫連契教堂建了個檔案庫,以保存教皇的檔案。後因庫房太小,於5世紀下半葉遷入拉托蘭宮。9世紀又在聖彼得大教堂建了個檔案庫,收藏外交和法律方面的檔案,12世紀遷入梵諦岡宮。14世紀初,教皇受制於法國王室,被迫將教廷遷至阿維尼翁(Avignon),帶走了部分檔案。1611年,教皇保羅五世下令將分散在拉托蘭宮、阿維尼翁、聖安琪爾城堡及巴拉丁山塔等虛的檔案集中到梵蒂岡宮,1612年正式稱為梵蒂岡祕密檔案館。
該館由教皇指定一名紅衣主教直接掌管,檔案官員亦選自... |
公共檔案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共檔案館(public archives)係指由政府所成立的檔案館,蒐集與保存由政府單位或民間的文書,加以整理與內容描述後,提供一般民眾使用。檔案館有許多不同的類型,公共檔案館屬於其中的一種,例如:國家檔案館是代表一個國家的檔案館;機關檔案館是成立於政府機關中的檔案室或檔案館;大學檔案館是在大學中所成立的檔案館等,各有其不同的成立宗旨與服對象。 自從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對於開放民眾使用的公共檔案館開始發展,無論是國家檔案館或是州(省)立級的地區檔案館紛紛成立,已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將政府機構所產生的檔案視為珍貴的全民資產。 公共檔案館大都成立於各個國家的各地區,例如:美國的州立、...
薛理桂(2004)。檔案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