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4.46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事不兩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諸侯國中,秦國對楚國最為忌憚,楚國的氣勢若強盛,秦國就會相對的消弱,反之,楚弱則秦強,兩股勢力互為消長,絕不會同時並存。所以,蘇秦建議威王應該聯合鄰近各國,把秦國孤立起來,如此才是求得生存的最好方法。《戰國策.楚策一》中又另有一段,描述戰國時張儀為破楚、齊、燕、韓、趙、魏六國的聯合,於是分別利誘六國與秦國親善。當遊說楚王時,他以秦、楚二強若欲相爭而無法並存,則秦必採軍事手段使楚岌岌可危作為要脅,而欲迫使楚國改與秦國聯合。其中也用到「勢不兩立」一語。後來「勢不兩立」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並存。
死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消長、盈虧。《孫子.虛實》:「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勢不兩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諸侯國中,秦國對楚國最為忌憚,楚國的氣勢若強盛,秦國就會相對的消弱,反之,楚弱則秦強,兩股勢力互為消長,絕不會同時並存。所以,蘇秦建議威王應該聯合鄰近各國,把秦國孤立起來,如此才是求得生存的最好方法。《戰國策.楚策一》中又另有一段,描述戰國時張儀為破楚、齊、燕、韓、趙、魏六國的聯合,於是分別利誘六國與秦國親善。當遊說楚王時,他以秦、楚二強若欲相爭而無法並存,則秦必採軍事手段使楚岌岌可危作為要脅,而欲迫使楚國改與秦國聯合。其中也用到「勢不兩立」一語。後來「勢不兩立」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並存。
勢不並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諸侯國中,秦國對楚國最為忌憚,楚國的氣勢若強盛,秦國就會相對的消弱,反之,楚弱則秦強,兩股勢力互為消長,絕不會同時並存。所以,蘇秦建議威王應該聯合鄰近各國,把秦國孤立起來,如此才是求得生存的最好方法。《戰國策.楚策一》中又另有一段,描述戰國時張儀為破楚、齊、燕、韓、趙、魏六國的聯合,於是分別利誘六國與秦國親善。當遊說楚王時,他以秦、楚二強若欲相爭而無法並存,則秦必採軍事手段使楚岌岌可危作為要脅,而欲迫使楚國改與秦國聯合。其中也用到「勢不兩立」一語。後來「勢不兩立」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並存。
乘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榮衰、消長。唐.韓愈〈三星行〉:「名聲相乘除,得少失有餘。」清.洪昇《長生殿》第一○齣:「幾回家聽雞鳴,起身獨夜舞,想古來多少乘除。」
盛衰相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乘,比喻相互消長。盛衰相乘指世事的興盛衰微,相互消長。宋.辛棄疾〈論荊襄上流為東南重地〉:「以古準今,盛衰相乘,物理變化,聖人處之,豈非慄慄危懼,不敢自暇之時乎?」
息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消長。指事物的成長與虧損、興盛與衰落。《韓非子.解老》:「治鄉治邦蒞天下者,各以此科適觀息耗,則萬不失一。」漢.王充《論衡.辨崇》:「家人治產,貧富息耗,壽命短長,各有遠近。」
自變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數式中,能自為消長變易的數。如y=2x+3一式中,x為自變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