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黔驢技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黔驢技窮」。見「黔驢技窮」條。01.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四.書簡.答王師吉書》:「今上公聰明仁武,遠過文侯,而弟樸樕椎魯,大媿此三賢矣。特恐黔驢技盡,為諸鄉親羞耳。」
痛飲黃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直搗黃龍」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列傳》先是,紹興五年,飛遣梁興等布德意,招結兩河豪傑,山砦韋銓、孫謀等斂兵固堡,以待王師,李通、胡清、李寶、李興、張恩、孫琪等舉眾來歸。金人動息,山川險要,一時皆得其實。盡磁、相、開德、澤、潞、晉、絳、汾、隰之境,皆期日興兵,與官軍會。其所揭旗以「岳」為號,父老百姓爭挽車牽牛,載糗糧以饋義軍,頂盆焚香迎候者,充滿道路。自燕1>以南,金2>號令不行,兀朮3>欲簽軍以抗飛4>,河北無一人從者,乃嘆曰:「自我起北方以來,未有如今日之挫衄5>。」金帥烏陵思謀素號桀黠6>,亦不能制其下,但諭7>之曰:「毋輕動,俟岳家軍來即降。」金統制王鎮、...
發揚蹈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氣風發,精神奮勇的樣子。《史記.卷二四.樂書》:「發揚蹈厲之已蚤,何也?」唐.張守節.正義:「發,初也。揚,舉袂也。蹈,頓足蹋地。厲,顏色勃然如戰色也。」唐.權德輿〈故上柱國咸寧郡王贈太師忠武渾公神道碑.序〉:「凡王師之所以剋獲都邑,元老之所以發揚蹈厲,公必居其先偏,而當其勍劇。」也作「發揚踔厲」。
中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黃河下游一帶,包括河南的大部分、山東的西部,河北、山西的南部及陝西的東部。《文選.諸葛亮.出師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宋.陸游〈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挫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損傷。《淮南子.原道》:「秋風下霜,倒生挫傷。」《舊唐書.卷一三九.陸贄傳》:「王師挫傷,則將乘其亂離,布路東潰。」
遺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在臨終前所交代的話語。[例]陸游臨終遺言:「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三面開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網開一面」。見「網開一面」條。01.唐.李德裕〈討劉稹制〉︰「王師問罪,三面開網,一境離心,乘此危機,遂能歸命。」 
誓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發誓立約。《三國志.卷四○.蜀書.彭羕傳》:「昔每與龐統共相誓約,庶托足下末蹤,盡心於主公之業。」《舊五代史.卷一三.梁書.王師範傳》:「因戒厲士眾,大行頒賞,與之誓約。」
乃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父親對兒女的自稱。宋.陸游〈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也作「乃父」、「乃公」。(2)稱他人的父親。《明史.卷二八七.文苑傳三.文徵明傳》:「子不知乃翁與我友邪?」
得此失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顧此失彼」之典源,提供參考。 《隋書.卷五七.薛道衡列傳》薛道衡,字玄卿,河東汾陰人也。……及(開皇)八年(西元589)伐陳,授淮南道行臺尚書吏部郎,兼掌文翰。王師臨江,高熲夜坐幕下,謂之曰:「今段之舉,克定江東已不?君試言之。」道衡答曰:「凡論大事成敗,先須以至理斷之。……我有道而大,彼無德而小,量其甲士1>,不過十萬。西自巫峽2>,東至滄海3>,分之則勢懸4>而力弱,聚之則守此而失彼。其必克四也。席卷之勢,其在不疑。」熲忻然曰:「君言成敗,事理分明,吾今豁然矣。本以才學相期,不意籌略乃爾!」還除吏部侍郎。 〔注解〕 (1) 甲士:披甲的士兵,泛指軍隊。 (2) 巫峽:長江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