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8.82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彈珠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遊戲器具。利用彈簧彈出鋼珠或玻璃珠,在特製的球盤上滾動,當珠子滾入盤上球孔時,或碰觸記載高分的簧片,即可獲獎或得分。
整理和比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圖形後,學生可透過觀察圖形的方式,來加以分類,以增強其對於比較與整理的能力。 變換顏色此活動可利用小珠子來進行,提供一條釣魚線,讓學生進行串珠的活動,並且可特別強調串珠的規則,例如同顏色不可相聯,或者顏色順序必須為藍紅黃綠等等類型,經過上述活動後,可增加學生整理的能力,因此進而讓學生自由配置自己的項鍊,而當學生完成自己專屬的項鍊後,老師可讓學生說出其顏色的順序如此的練習,可加強其視覺與聽覺的模式。(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整理和比較英文關鍵字:Ordering and comparing 參考資料註1Rosalind ...
生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辛苦、操勞。元.馬致遠〈四塊玉.佐國心〉曲:「命里無時莫剛求,隨時過遣休生受。」《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苦也!我生受數年,只選得這包珠子。」
禁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掛在婦女裙子上的飾物。舊時婦女走路,不許邁大步所以把金玉飾物掛在裙子上,名為「禁步」。如果走太快,或步伐稍大,「禁步」叮噹作響,即屬失禮。《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點朱脣,將眉畫,一對金環墜耳下。金銀珠翠插滿頭,寶石禁步身邊掛。」《蕩寇志》第七三回:「那衙內將著一塊碧玉禁步,一顆珠子,說道:『送與賢妹添妝。』」
朝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官吏文職五品以上、武職四品以上、翰林及五品以上命婦,穿戴公服時所佩掛的串珠。狀如念珠,但形制較複雜。共計一百零八顆,其中包括四顆大珠,左右上下各一枚,前三後一,背後的大珠底下垂有一組玉飾,稱為「背雲」。朝珠的兩邊附有三串更小的珠子,稱為「紀念」。根據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朝珠所用的珠子和縧色都有區別。《文明小史》第一回:「他來是便衣短打,我們這邊一個個都是補掛朝珠。」
箍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婦女戴在頭上束髮的圈子。《金瓶梅》第一一回:「當下西門慶打了雪娥,走到前邊,窩盤住了金蓮,袖中取出今日廟上買的四兩珠子遞與他,穿箍兒戴。」
掌上之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捧在手上的一顆珍貴珠子。比喻極受寵愛珍視的人,通常指愛女。《儒林外史》第一○回:「這位小姐,德性溫良,才貌出眾。魯老先生和夫人因無子息,愛如掌上之珠。」《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那家老鴇打聽得沖天砲是現任制臺心頭之肉,掌上之珠,那種恭維,真是形容不出。」也稱為「掌上明珠」。
骨溜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眼珠靈活轉動的樣子。如:「他滿肚子的鬼主意,一直用骨溜溜的眼珠子瞧著四周。」
江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邊、江岸。《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明月珠子,的皪江靡。」
溜溜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動不停的樣子。如:「他眼珠子溜溜轉,不知又在打什麼主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