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267.2364 ms
共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尪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瘦弱。《三國演義》第四三回:「兵不滿千,將止關、張、趙雲而己;此正如病勢尪羸已極之時也。」
|
林黛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朝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自幼體弱多病,母親死後,寄居榮國府。聰慧機敏而多愁善感,與賈寶玉衷心相愛,終因家人反對、阻礙而無法結合。最後在賈寶玉與薛寶釵成婚的夜晚,抑鬱焚燒詩稿,嘔血而死。後亦用以形容瘦弱多病的女子。如:「妳別減肥減成林黛玉那樣,那可得不償失啊!」也稱為「顰兒」。
|
纖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身材細長瘦弱。如:「你的身材太過纖瘦,應該多吃一點。」
|
欒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瘦弱的樣子。《詩經.檜風.素冠》:「庶見素冠兮,棘人欒欒兮。」也作「臠臠」。
|
倒屣而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倒屣相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倒屣相迎」原作「倒屣迎之」。東漢獻帝時,左中郎將蔡邕博學多聞,很受朝廷器重,家裡經常高朋滿座。有一天,蔡邕的僕人通報王粲來訪。蔡邕迫不及待地出迎,竟然把鞋子穿倒了。當時眾賓客皆訝異是什麼人物會讓蔡邕如此匆忙?原來竟是個年幼瘦弱的王粲,滿屋子的人都覺得驚異。蔡邕說:「這位是王府公子,天賦異秉,我自嘆不如,我家收藏的書籍文章,當全部由他來傳承。」後來「倒屣相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熱情迎接賓客。
|
瘠牛僨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瘦弱的牛撲倒在豬身上,豬必死。比喻大國雖實力衰弱,然如凌壓小國,則小國必亡。語本《左傳.昭公十三年》:「牛雖瘠,僨於豚上,其畏不死?」
|
雞肋尊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身體瘦弱,不堪對方一拳。語本《晉書.卷四九.劉伶傳》:「嘗醉與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奮拳而往。伶徐曰:『雞肋不足以安尊奉。』其人笑而止。」
|
瘠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瘦弱。三國魏.曹植〈鷂雀賦〉:「身體些小,肌肉瘠瘦。」
|
粗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粗重的工作。如:「像這樣的粗工,不是瘦弱的人可以做的。」
|
三推六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再三反覆的審問。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你要官休呵,拖你到官司,把你三推六問,你這等瘦弱身子,當不過拷打。」《水滸傳》第一二回:「三推六問,卻招做一時鬥毆殺傷,誤傷人命招了。」也作「六問三推」。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