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忘年交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忘年之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忘年之交」是指兩人交往,忘記年紀的差距而成為好朋友。在晉朝張隱所寫的《文士傳》曾提到衡和孔融結交為好友時時候,衡未滿二十歲,孔融已五十歲了。正是因為孔融看重衡的人才,所以願意為忘年之交。後來「忘年之交」成為一個成語,用來指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
借劍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借刀殺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借刀殺人」指借別人的刀來殺人。例如在《後漢書.彌衡傳》裡有一則故事:東漢末年,有個名叫衡的年輕人,他相當有才華,但脾氣不好,常常得罪人。曹操本來很喜歡他,但後來被他傲慢的態度觸怒了,氣得想殺掉他。但又因為他聲名在外,怕遭來非議,於是將他送給荊州刺史劉表。劉表之前也聽聞衡的才華過人,對他十分禮遇,所有的文書奏章都徵詢他的意見。但衡仍不改暴躁的脾氣,以致劉表也受不了他,想到江夏太守黃祖跟他個性一樣,於是就將他送給黃祖。黃祖剛開始也相當重用他,而衡也克盡職責。但有一次黃祖在宴請賓客時,衡當場和他起了衝突,而且出言不遜,黃祖一怒之下就將他殺了。曹...
一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瀏覽一遍。《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衡傳》:「吾雖一覽,猶能識之,唯其中石缺二字不明矣。」《新唐書.卷一二五.蘇瓌傳》:「頲字廷碩,弱敏悟,一覽至千言,輒覆誦。」
辭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辭章文采。《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衡傳》:「衡攬筆而作,文無加點,辭采甚麗。」《宋書.卷五六.謝瞻傳》:「瞻善於文章,辭采之美與族叔混、族弟靈運相抗。」
祿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命運。指人生的貧富榮辱、吉凶禍福。《文選.正平.鸚鵡賦》:「嗟祿命之衰薄,奚遭時之險巇。」也作「祿馬」。
延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盼望、期待。《楚辭.屈原.九歌.大司命》:「結桂枝兮延佇,羌愈思兮愁人。」《文選.衡.鸚鵡賦》:「眷西路而長懷,望故鄉而延佇。」
升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學問技藝已稍入門。《文選.孔融.薦衡表》:「初涉藝文,升堂睹奧。」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誡兵》:「仲尼門徒,升堂者七十有二,顏氏居八人焉。」
俾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治理。漢.孔融〈薦衡表〉:「洪水橫流,帝思俾乂。」晉.陸機〈答賈長淵詩〉:「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懷刺漫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刺,名片。懷刺漫滅指東漢衡至潁川而身懷名片,準備有所謁見。卻因心高氣傲不屑與他人來往,以致懷藏的名片字跡日久而模糊褪色。典出《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衡傳》。後比喻不依附權貴或懷才不遇。《歧路燈》第七回:「有知竅的進京來,若有個筆帕之敬,自然禮尚往來;若白白說些瞻依暱就話頭,就是司空見慣矣,不如學正平懷刺漫滅。」
傲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負不凡,輕慢他人。《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傳上.張昌齡》:「昔衡、潘岳,皆恃才傲物,以至非命。」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將軍原來傲物輕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