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花朝月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良辰美景。《舊唐書.卷一八一.羅弘信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紅樓夢》第一○二回:「李紈姐妹、探春惜春等俱挪回舊所,到了花朝月夕依舊相約玩耍。」也作「花朝月夜」、「花晨月夕」。
瞭望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以眺望遠方敵情或景物的高臺。[例]站在瞭望臺上放眼望去,無邊的美景盡收眼底。
伏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心情舒暢。[例]面對著雨後初晴的湖面美景,五臟六腑就像給熨斗燙過一樣,無不伏貼。
花晨月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良辰美景。明.高濂《玉簪記》第一七齣:「只為那三四更花晨月夕,惹下了十二時的孤眠獨捱。」《歧路燈》第一回:「花晨月夕,或作詩,或清談,或小飲,每月也有三四遭兒。」也作「花朝月夕」、「花朝月夜」。
夔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得尤為明顯:第五首先寫長安宮殿的巍峨壯麗及早朝的壯嚴,最後轉寫滄江病臥,歲晚深秋;第七首寫昆明池的美景,顯出故國昔日的強大國力,結尾卻寫自己無力歸去,表達出一種孤獨與無奈之感;第八首寫昔日郊遊的豪情,可惜返回現實,只能「白頭吟望苦低垂」。 融情入景詩人在詩中不僅寫蕭瑟的秋景秋聲,而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其這些景物之中。如第一首「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不僅寫出了江上關塞的風高浪急,蕭條晦暗,驚濤駭浪,也寄寓了詩人極度不安的心緒與抑郁不平的心情,同時也象徵了國家政局的不穩與不安的前途。其他如「魚龍寂寞秋江冷」、「請...
蓄精養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人目不暇給。符載看著絢麗的景色有點累了,就獨自將船划到空曠的水邊休息,保養精神,準備再次欣賞北池的美景。後來「養精蓄銳」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保養精神,積蓄力量。出現「養精蓄銳」的書證如《三國演義》第三四回:「大軍方北征而回,未可復動。且待半年,養精蓄銳,劉表、孫權可一鼓而下也。」文中之「養精蓄銳」即是指大軍才剛打仗回來,應該好好保養精神,積蓄力量,待恢復生氣後再戰。
收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映入。[例]山川美景,收入眼底,使人心曠神怡。
覽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賞勝境、美景。宋.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詩二首之一:「尋奇出後徑,覽勝倚前簷。」《警世通言.卷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只因覽勝探奇,不顧山遙水遠。」
布袋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足。以在淡水河口的布袋蓮群落來說,隨著海潮游移的串串紫藍點綴於一片油綠間的美妙盛景,實為難得一見的美景。 用處但就算是被污染的河川或沼澤的環境下,布袋蓮還是能悠遊的生存著,曾有報章雜誌報導過它能吸收污水中的化學廢料,有利於環境保護;莖與葉可給家畜做為飼料,花可為馬兒醫治皮膚病,所以只要生對地方,布袋蓮又美又好用何樂於不為呢?<註3>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布袋蓮英文關鍵字:water hyacinth 參考書目註1:台灣野花365天春夏篇132頁,張碧員及張蕙芬著,大樹文化1997年8月出版。註2:福爾摩沙植物...
勝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景。《西遊記》第三一回:「上界有無邊的勝景,你不受用,卻私走一方,何也?」《老殘遊記》第一回:「我們現在要往登州府去訪蓬萊閣的勝景,因此,特來約你。」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