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芸香科柑桔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為「柑橘」栽培品種之一,原產於中國大陸南部。約高三公尺,枝條無刺,葉為單身複葉,六、七月間開白色的花。柑果也稱為「柑」,呈黃紅色,扁圓形。也稱為「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香瓜的別名。參見「香瓜」條。
卡佛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romerops cafer
雄鳥體長37~44公分,雌鳥體長24~29公分,其中雄鳥的尾羽長達22~32公分,雌鳥則僅有11~15.5公分。喙細長而尖,喙和腳黑色。身體背部褐色,有淡色縱紋。腹面白色,體側有棕色縱紋。
分布於南非的南部。
以花為主要食物,常常成群尋找開花的山龍眼科植物,為多種植物的重要傳粉媒介;雌鳥在繁殖期需要較多的蛋白質來源以產卵和育雛的時候,會吃較多的昆蟲和蜘蛛。一夫一妻制,有領域性。雄鳥在繁殖期有顯眼的展示飛行,在飛行中將長尾舉到背上,兩翼快速地拍動。繁殖期4~7月,為山龍眼科植物的開花期,此時氣候較為寒冷潮溼,因此卡佛食鳥會選在遮蔽較好的地方,通常是在山龍眼灌叢中;雌鳥單獨築巢,材料為草和樹枝,巢離地面90~160公分。雌鳥單獨孵卵,孵化期約17天,雌鳥和雄鳥都會育雛,主要由雌鳥餵食,17~21天之後可以離巢,但是接下來3週左右親鳥仍會持續照顧已經離巢的幼鳥。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鳥科(Family Promeropidae)
黃翅澳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hylidonyris novaehollandiae
體長18公分。喙、腳黑色。虹膜白色,瞳孔黑色,與身體的羽毛形成明顯的對比。臉頰、頭頂黑色,喙周圍有白色短毛,眉線白色,背、喉、胸和腹部為黑白相間的條紋。翼羽和尾羽的兩側有部分為鮮黃色。身體部分羽毛為較硬的剛毛。
共5亞種,分布於澳洲東南部和澳洲西南部、塔斯馬尼亞。
生性好動而聒噪,經常成群遊蕩尋找源豐富的花叢,有時具攻擊性,但攻擊性隨著源的多寡而改變,也吃昆蟲,昆蟲提供其蛋白質的來源,而花則為其能量的來源。主要在海邊的石楠灌叢地帶出現,也會造訪公園或是庭院。取食花時,會在羽毛上沾了許多花粉,並將花粉帶到下一個花叢,藉由這種方式,黃翅澳吸鳥成為澳洲植物的重要傳粉媒介。巢為杯狀,由草和樹皮構成,內襯較柔軟的材料,位於離地面1~2公尺高的灌叢或是樹上,每年最多可以繁殖3次,繁殖的次數依賴當時的花產量而定。雄鳥會防禦鳥巢的附近區域。雌鳥負責築巢以及孵卵,而育雛的工作則由雄鳥和雌鳥一起分擔。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鳥科(Meliphagidae)
黑頂吸鸚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orius lory
體長28公分。體型矮胖,頭頂具黑色斑紋;喙橙色,翅膀綠色,末端黑色。眼睛下方至喉部、頸部、背部、胸部和腹部皆為紅色,背、胸和腹部具不規則黑色斑紋,不同亞種間斑紋分布位置也有所不同。
共7亞種,分布於新幾內亞低地和其近岸的島嶼。
棲息於未受干擾的雨林和沼澤森林。性羞怯。多成對或成小群活動,並在樹冠上層飛行。以花、花粉、花朵、果實和昆蟲為食,常大群的聚集在結花或結實的樹上覓食。叫聲響亮並帶有旋律,不像一般的鸚鵡尖銳刺耳的叫聲。繁殖期時,雄鳥身體直立,翅膀張開,頭轉向一邊,並上下快速擺動身體以吸引雌鳥與其交配。每窩可產1~2個卵,卵白色。儘管雄鳥夜間會回到巢內休息,但還是雌鳥單獨孵卵。
鳥綱(Class Aves)
鸚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鸚鵡科 (Family Psittacidae)
林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酒。因味如、色如林檎(蘋果),故稱。
刀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貪小失大,利少害多。宋.薛季宣〈讀邸報〉詩:「世味刀頭,人情屋上烏。」宋.方岳〈滿江紅.曉傍蒼崖〉詞:「人閒世,膠中漆;功名事,刀頭;放乾坤,醉眼看朱成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削去蓋的蜂巢片放在一特製的裝置中轉動,利用離心力使蜂從蜂巢片中分離出來。
沒了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解除約束的人。《醒世姻緣傳》第一一回:「那珍哥就如沒了王的蜂一般,在家裡喝神斷鬼。」
孔雀石色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ectarinia famosa
本種為體型較大的種類之一,雄鳥體長25公分,雌鳥15公分。喙細長而下彎,雄鳥羽色非常豔麗,全身為帶有金屬光澤的綠色,翼羽部分為紫色,翅膀狹長,善於快速飛行;尾羽中央延長,綠色,羽軸紫色。雌鳥身體背部褐色,喉胸部和眉線黃色,腹部顏色往下逐漸轉為白色。
共2亞種,分布於非洲,由衣索比亞至南非之間,不連續地分布在山區地帶。
適應多種環境,可見於山區灌叢、開闊的草地、庭院或是公園等環境。以花和昆蟲為食物,生性活躍,富攻擊性,有強烈的領域性,會驅趕其他入侵的太陽鳥。繁殖期可以見到成對出現,但是其他時間都是單獨行動。求偶時雄鳥對雌鳥抖動翅膀,並舉起長達10公分的尾羽做展示,鳴唱聲是一連串的哨音和快速高音的單音,會站在明顯的枝頭上,或是躲在濃密灌叢之中鳴唱。巢橢圓形,位於灌叢低處,由草或是其他材料構成,並且會利用蜘蛛網包在外層,內側襯有較纖細的材料。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太陽鳥科(Family Nectariniidae)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