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寄居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寄居蟹兩大皆佈有濃密剛毛,右為蓋板狀,掌部兩側緣有刺列,表面無刺,腕節表面有許多小刺或顆粒;左鉗部表面無刺。步足指節約長節的兩倍長,腹緣有4-6根棘刺,背面有一列鬃刷狀剛毛束,前節無刺。第四步足在前節腹面有一列卵狀的角質突起,在個體較大的雌性其指節明顯較長且彎曲,個體小的雌性與雄性則較短。尾柄分出兩不等大的左右葉,其末緣皆有明顯棘刺。最大體型紀錄為盾板長7.0 mm。盾板乳白或黃褐色,有淡橘或紅橘色色塊,眼柄及兩觸角柄為淡橘色,整個右與左鉗部為白色或黃褐色,左腕節淡橘或黃褐色,兩的長節為淡橘紅色。步足為淡橘或黃橘色,但腕節表面處為白色。
摩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蛛體長6.10mm,背甲黃褐色,長大於寬,無中窩。肢與下顎為褐色。眼睛直徑相等,兩眼列佔頭部較寬且呈兩列橫向平行。前眼列平直,後眼列微曲。肢有前牙堤齒與後牙堤齒各3枚,前牙堤齒的第2齒最大。下唇褐色,長大於寬。雄蛛觸肢褐色,杯葉基部突起短,脛節突起短小,插入器為長絲狀。腹部黃褐色,長度比寬度較長,背面具灰色心臟斑。足式為1-4-2-3。雌蛛體長5.05mm,顏色花紋與雄蛛相似。外雌器中央有ㄧ凹陷,生殖孔位於兩側;受精囊分為2個,各有交配管盤繞。

活額寄居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活額寄居蟹的額上刺狀構造(intercalary rostriform)與眼柄基部(ocular acicles)長度等長。左明顯大於右腳左右形狀不同,左掌部表面中間有一列明顯由小刺排列組成的縱脊,其他區域也分佈有小刺。腕節背緣有像鉤狀的大刺,表面也有小刺;右在指節與固定指間有一隙縫,腕節最前緣有2或3大刺。第二三對步足指節略長前節,腕節背緣平滑,最前端有一根大刺,大與步足表面皆佈有濃密的長軟毛。尾柄中間無凹隙,左葉末緣有銳刺,右葉則是細小的刺。體色未有紀錄。
安通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蛛體長6.75mm,背甲黃褐色,長大於寬,無中窩。肢與下顎為褐色。眼睛直徑幾乎相等,兩眼列佔頭部較寬。前眼列平直,後眼列微曲。肢具前牙堤齒與後牙堤齒各3枚,前牙堤齒的第2齒較大。下唇褐色,長大於寬。觸肢器脛節突起寬且短,呈鐮刀狀。腹部淡黃色,長大於寬,背側具有淺灰色心臟形圖案。足式為1-4-2-3。

缺刻門寄居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缺刻門寄居蟹左右大亦沒有蓋板構造,掌部表面分佈有長且密的細毛。此種類主要的鑑別特徵是眼柄較短,且沒有發達明顯的眼球,頭胸甲最前緣眼柄基部處呈深U字型的凹陷。大雖然沒有蓋板形成,但腕節前緣隆起呈一三角形,有顆粒密布於表面。尾柄前部後緣呈鋸齒狀,與後部葉交界的中央處有一明顯淺的凹陷,故名為缺刻門寄居蟹。體色多為灰白色。
疏毛細寄居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稀毛細寄居蟹目前在臺灣僅有一照片樣本,故相當罕見。右略大且較粗於左,掌部表面除了4-5列的小刺,分佈其上的硬剛毛也較稀疏,腕節表面中間有一大刺;步足指節腹緣有5或6個顯著的小刺,左第三步足的指節粗短。尾柄左葉末緣有5-7個明顯的小刺,越接近側緣的小刺會逐漸變大,右葉末緣則是5或6個略不明顯的刺。頭胸部表面呈白色或淡灰色,眼柄及觸角柄為均一深棕色,觸角鞭為淺棕色。腳及第二三對步足全面深棕色,完全無斑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腳。《荀子.勸學》:「蟹六跪而二。」《韓非子.內儲說下》:「門者刖跪請曰:『足下無意賜之餘隸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全身被有甲殼,頭胸多扁平而廣闊,有五對足,第一對變形為,橫行甚速。腹部分數節屈折於胸部之下,俗稱為「臍」,雄的臍尖,雌的臍圓。鹹、淡水皆產,種類甚多。
蜈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擊,大蜈蚣是不會攻擊人類的。大蜈蚣的足顏色相當醒目,通常只要顏色醒目的動物通常就會含有毒性,牠們的毒能殺死爬蟲類和小型哺乳類動物。大蜈蚣通常白天喜歡躲在黑暗的角落裡,晚上才會出來覓食。大蜈蚣通常將卵產在地下的洞穴內,有時用身體把卵包起來,還經常舔洗,以保持乾淨。雌性的大蜈蚣通常也會在卵孵化之前,待在旁邊守護。大蜈蚣無意之間被人們從東南亞引進到美國南方等其他氣候溫暖的地方。(註1) 馬陸和蜈蚣馬陸的腳比蜈蚣多很多,但走起路來卻比蜈蚣慢很多,馬陸的每一體節有兩對腳,而蜈蚣每一體節只有一對腳。;此外馬路通常住在土裡,長年生活...
寄居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為了躲避敵人攻擊,躲進軟體動物的空殼中。寄居蟹能將腹部繞成螺旋狀,用來適應貝殼的形狀,寄居蟹的腳和肢的形狀也有助於牠們在其他動物企圖進入貝殼時將入口封住。隨著身體不斷長大,寄居蟹需要地期更換外殼,在換殼時,牠們會先用仔細地試探空殼,如果合適就會立即鑽入裡面,而如果殼內還有主人,寄居蟹就會採取攻擊行動,先吃掉牠的肉在霸佔牠的家。對於寄居蟹來說找到適當的空殼是關係到自身生死的問題,因此在貝殼缺乏時,寄居蟹與寄居蟹之間常常發生爭奪戰。而要把寄居蟹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