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挨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次一戶接著一戶。《文明小史》第一一回:「首縣心上甚是著急,設或被眾人戕害了性命,那卻不了。立刻傳地保率領衙役,挨戶去尋。」
喊堂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衙門裡官吏升堂或下堂時,差役吶喊,稱為「喊堂威」。《老殘遊記》第一八回:「凡官府坐堂,這些衙役就要大呼小叫的,名叫『喊堂威』,把那犯人嚇昏了,就可以胡亂認供了。」也稱為「報喏」。
杖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犯法被判杖刑的人,以錢買通執刑的衙役,在杖責時使棍端著地,只有棍子中間著肉,使受刑者減輕挨打的痛楚。這種賄賂的錢,稱為「杖錢」。《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只為心裡不打點,未曾用得杖錢,一個個打得皮開肉綻,叫喊連天。」
三班六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日州縣衙門中吏役的總稱。三班是衙役,分為皁班,掌看守牢獄;壯班,掌召捕;快班,掌偵緝。六房是文書吏,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儒林外史》第二回:「想這新年大節,老爺衙門裡,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來。」
陰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負責緝捕盜賊的衙役。《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氣悶悶的走出縣來,即時尋縣中陰捕商議。」也稱為「應捕」。
喝攛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吏坐堂時,衙役齊聲吆喝,並開狀箱受理案件,稱為「喝攛箱」。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四折:「今日陞廳坐早衙,祗候人那裡?與我喝攛箱者。」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今日陞廳坐早衙,張千,喝攛箱抬放告牌出去。」也作「喝攛廂」。
應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負責緝捕盜賊的衙役。《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官吏回覆本府,本府差應捕挨獲兇身。」《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應捕明日竟到縣中出首。知縣添差應捕十來人,急命拘來。」也稱為「陰捕」。
領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主至警察機關領取失物。《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這麼著官就打發衙役來,叫事主領贓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三回:「他在上海舉目無親,一時又不敢就走,要希冀拿著了騙子,還要領贓,只得出來在外面求乞告幫。」
飛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緊急捕捉犯人的傳票。《醒世姻緣傳》第一二回:「那一日聞得那大尹死了,恐怕些虎狼衙役都逃散了,不發牌,也不發飛票,帶著了二、三十名兵快,巡到武城縣來。」
土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上的無賴、惡霸。《福惠全書.卷三.蒞任部.馭衙役》:「豪衿土棍,號稱金剛天王羅剎。」《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那裡有一片公地,……卻被一個土棍瞞了眾人,四兩銀子一畝,賣給了一個外國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