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8768 ms
共 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投袂荷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振起衣袖,扛起武器。比喻保衛國家。《梁書.卷五.元帝本紀》:「幕府據有上流,實惟分陝,投袂荷戈,志在畢命。」《周書.卷一五.于謹傳》:「昔帝室傾危,人圖問鼎。丞相志在匡救,投袂荷戈,故得國祚中興,群生遂性。」也作「投袂援戈」。
|
拂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甩動衣袖,以示不悅或發怒。《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孔融魯國男子,明日便當拂衣而去,不復朝矣。」
|
公莫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的舞蹈。分祭祀的郊廟頌舞與娛樂的民間雜舞。舞者持巾起舞。《晉書.卷二三.樂志下》:「公莫舞,今之巾舞也。相傳云項莊劍舞,項伯以袖隔之,使不得害漢高祖,且語項莊云:『公莫!』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漢王也。今之用巾蓋像項伯衣袖之遺式。」也稱為「巾舞」。
|
攘袂切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捲起衣袖,咬牙切齒。形容激動、憤怒的樣子。宋.秦觀《進策.邊防上》:「吏士攘袂切齒,皆欲犁其庭而掃其閭。」
|
栗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指或握拳,用突出的中指節敲擊頭的動作。《水滸傳》第二四回:「那婆子揪住鄆哥,鑿上兩個栗暴。」《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斷家私》:「牽住他衣袖兒,捻起拳頭,一連七八個栗暴,打得頭皮都青腫了。」也作「腦鑿子」、「藜暴」、「栗爆」、「栗苞」、「栗鑿」。
|
薰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覆罩於爐子上,供薰香、烘物和取暖的器物。南唐.李煜〈謝新恩.櫻花落盡階前月〉詞:「櫻花落盡階前月,象床愁倚薰籠。」《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小娘子茶潑濕了衣袖,到房裡薰籠上烘烘。」也作「熏籠」。
|
廣袖高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寬大的衣袖,高聳的髮髻。廣袖高髻用以形容風俗奢蕩、豪華。唐.白居易〈進士策問〉五道之三:「聞廣袖高髻之謠,則知風俗之奢蕩也。」
|
乾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舊小說中對老年婦女的稱呼。《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大郎見四下無人,便向衣袖裡摸出銀子,解開布包,攤在卓上道:『這一百兩白銀,乾娘收過了,方纔敢說。』」
|
小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衣袖外另附的短袖。也稱為「袖頭兒」。
|
傍觀縮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發議論。見「大放厥辭」。
(5) 血指汗顏:手指流血,滿頭大汗。形容技藝不精。
(6) 褎閒:衣袖裡。褎,音ㄒ|ㄡˋ,同「袖」。閒,音ㄐ|ㄢ,同「間」。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