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11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共產國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列寧(Vladimir Lenin)領導的蘇俄共產黨召集的國際組織,於西元一九一九年在莫斯科成立,為統一指揮各國共產黨活動的最高機構。它規定全世界的共產黨都屬於同一政黨,各國共產黨只是共產國際的分支機構;共產黨應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推翻資產階級政府,建立世界共產組織。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俄為對美、英表示友好,在一九四三年宣布解散。也稱為「第三國際」、「赤色國際」。
散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散團體、組織。《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若好,稍個信與你們,畢竟不來,隨你們散夥家去罷。」《紅樓夢》第二三回:「倘或散了夥,若再用時,可是又費事。」也作「散伙」。
泮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散分離。唐.吳晃〈魚上冰〉詩:「終希泮渙澤,為化北溟魚。」
互助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利用群體力量互相支助的儲蓄方式。由會員定期出會金給會員,再經抽籤或投標方式決定給付對象。待全部會員皆領得互助會金後,即行解散。[例]參與互助會時,必須注重會首的信用,以免被倒會。
大法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成司法院大法官會議的成員。但根據現行《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五規定,司法院設大法官十五人,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司法院大法官任期八年,不分屆次,個別計算,並不得連任。司法院大法官除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並組成憲法法庭審理政黨違憲之解散事項。
第一國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八六四年成立於倫敦的國際工人協會(International Workingmen's Association),一八六六年首次在日內瓦開會,也稱為「日內瓦國際」。該組織創立人為馬克思、恩格斯、巴枯寧等,主張無產階級必須以跨國際聯合方式,對抗與推翻資產階級,建立工人階級政權。一八七六年因內部分裂而宣告解散
黑龍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屬於日本的祕密政治團體。西元一九○一年成立,領袖為內田艮平、頭山滿等,在近世日本對外侵略活動上具有支配的勢力。中日、日俄兩戰爭,朝鮮之亡,及其後種種侵略事件,皆此會陰為主謀;清末對中國革命亦頗有所助力,實則別有用心。一九四五年為駐日聯軍所解散
財團法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法上指為達成既定的社會公益目標,依法律程序登記成立的非營利組織或團體。財團法人如未達其既定目的,或已完成目的而須解散時,其財產必須交與政府。[例]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 △財團
七月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八三○年七月法國國王查理十世違憲解散國會,引起人民的強烈反抗,於是發動革命,迫使查理十世下臺,宣布路易腓力為王,史稱為「七月革命」。
兵連眾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兵連禍結」。見「兵連禍結」條。01.《三國志.卷八.魏書.二公孫陶四張傳.陶謙》裴松之注引《吳書》:「雖悔往者之迷謬,思奉教於今日,然兵連眾結,鋒鏑布野,恐一朝解散,夕見係虜,是以阻兵屯據,欲止而不敢散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