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書寫障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寫障礙(Dysgraphia or agraphia)是一種以手寫字所產生的學習不利現象,跟閱讀能力或是智力障礙無關。書寫障礙者通常還是可以寫字,但是缺乏某些精細動作技巧,例如勝任綁鞋帶等任務有困難。他們通常也缺乏基礎的拼音技巧,例如對於英文字母p, q, b, and d,以及中文注音符號的辨識有困難。在書面上構文時經常會寫錯字。問題會在在幼童時期逐漸接觸書寫時會浮現,可能會出現不合適的字體大小跟空間配置,或者如果沒有提醒的狀況之下會寫錯或拼錯字。通常這類的書寫障礙可能也會合併其他學習障礙。也不見得會有其他社交或是上課的問題。書寫障礙也可能在妥瑞氏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是如亞斯柏格等自閉症...
癲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癲癇(epilepsy)是因為腦度神經細胞過不活躍,不定時釋放出強烈的電波,而引起身體產生不自主的動作,導致癲癇的原因,大部分都與腦傷有關,例如胎兒時期腦部發育異常、腦部先天性感染、先天性代謝疾病,在出生過程中缺氧、出血、或是腦炎、腦膜炎、頭部創傷等。在台灣,每1000名學齡兒童中就有6.7人患有癲癇,全台至少有14~20萬人患有癲癇症。癲癇依發作的型態,可分為局部發作(單純性局部發作、複合性局部發作)、全面發作(失張發作、肌抽躍性發作、抽躍性發作)和無法分類之發作。醫生必須根據目擊者對患者翻並時的像廠實際情況所做的描述(如演變過程、持續時間、手腳動作),才具體,才能對患者有所幫助。兒童時期的...
「翻轉教室」(flipped_classroom)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目錄1 起源2 推動人3 翻轉教室四原則4 關鍵字5 資料來源 起源翻轉教室的概念起源於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洛磯山林地公園高中 (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化學老師:Jon Bergmann 與 Aaron Sams,兩位老師為了解決同學缺課的情形,開始使用螢幕擷取軟體錄製PowerPoint簡報與講解旁白。先將預錄好的影片上傳到YouTube網站,讓學生自行上網瀏覽學習。發現這種教學模式有所成效後,兩位老師開始改成以學生先在家看影片講解,再設計課堂互動時間來完成作業,或替實驗過程中遭遇困難的學生解惑的方式進行課程...
教育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世紀初誕生,發展至1950年代的全過程。在1970年代以後,這些核心概念有了新的拓展,最主要的研究議題包括:公平和社會公正全球化以及學校教育的擴張社會網路以及他們對個人行為和社會準則的影響 演進 規範性研究 證驗性研究 批判性研究 原文 Educational Sociology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年代 ~1940 1940~1960 1970~ 名稱 傳統教育社會學 新興的教育社會學 「新的」/「解釋的」教育社會學 主要特徵哲理+應...
功能型教育領導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也變於人,沒有人則沒有知識,因此如何發掘、整合、提升組織成員的知識能力,即是知識管理過程中重要的議題。3.知識管理的內涵:在於將組織的顯性知識(如:文字、檔案)系統化,與隱性知識(如:經驗、組織文化)外顯化。4.知識管理的方法:(1)資訊科技的輔助:可協助組織將知識有系統的儲存與快速擷取,對於初步之知識管理助益極大;(2)分享系統:包含分享管道與文化。 科技領導(technology leadership)科技領導的定義:領導者發展、引導、管理、與運用科技於各種組織運作,以提升辦學品質的行為。科技領導的特點:1.科技...
廖輝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代的台灣女性經驗和思想的差異,從而展現台灣社會結構的變遷與不變之處。「油麻菜仔」開啟了廖輝英對女性議題的書寫,此後,她獲得聯合報中篇小說獎的作品「不歸路」也是以都市女性的感情和生活為書寫主軸。自此以後,廖輝英大量創作,而她絕大多數的小說都是以城市紅塵、女性情事作為主題,女主角大多是生活於都會中的新時代知識女性,或者是初離家鄉,來到都會謀生的年輕女子,她們的愛與恨,都在城市這個大舞台中演出。在廖輝英筆下,台灣女性總是從一個個性軟弱的小女子,在重重磨難中努力奮鬥,而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所以,有人認為:廖輝英的作品可以說是台...
生涯決定的社會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Krumboltz(1994) 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of career decision making)背後的基礎是來自Bandura(1986)社會學習論與增強理論,個人的人格與行為特性受其獨特的學習經驗所影響,這些經驗包含對環境中積極或消極增強事件的行為接觸與認知分析。社會學習理論的論點不代表人類是環境中受制約而被動的有機體,相反的,人類在經驗到環境的制約及增強後,能主動的依據自己的行為目標及需要進行適當的反應。關心人如何做決定,並強調行為(行動)和認知能力的重要性。 影響生涯決定的因素共有四類因素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涯決定:1.遺傳天賦生物性因素,...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性之間的不平等是各國普遍面對的問題,然而,臺灣一方面因受到傳統父權意識形態的影響,另一方面則因民主化的發展較慢,這類的議題一直以來並未受到重視,因此,到現在仍普遍存在男尊女卑的差別待遇與歧視現象,使得許多女性的基本權益受到剝奪。有鑑於此,教育部於民國八十六年成立「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從事各項與兩性平等議題相關工作之策訂、推動、督導及處理,以建立不具性別歧視之學校教育及社會文化環境,達成兩性平等的最終目標。而臺灣也於民國九十三年頒布「性別平...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罰是指通過對人身體的責罰,特別是造成疼痛,來進行懲罰或教育的行為。使人做大量工作、運動,使其身體難以負荷,亦是體罰。目錄1 體罰的類型1.1 司法上對成人的體罰1.1.1 英國體系1.1.2 伊斯蘭體系1.1.3 東亞體系1.1.3.1 中國1.1.3.2 朝鮮1.1.3.3 日本1.1.3.4 台灣中華民國1.2 軍隊裡對成人的體罰1.2.1 中國1.2.2 日本1.2.3 韓國1.2.4 台灣1.2.5 新加坡1.3 體罰未成年人1.3.1 古中國2 各國現狀及態度2.1 英聯邦國家2.2 中華人民共和國2.3 香港2.4 新加坡2.5 韓國(南朝鮮)2.6 日本2.7 台灣3 體罰做為...
行為功能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功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乃是假設幼兒之所以從事問題行為,其背後皆有目的。例如在教室內尖叫,可能要獲得(get)老師的注意,也可能因為教室的森度太高,而想逃避(escape)濕熱難耐得情境,所以利用尖叫來達成獲得或逃避的目地,因此幼兒賦予尖叫行為具有作用的功能。行為功能分析強調行為發生前的前置刺激(antecedent,A)以及行為(behavior,B)發生後利用該行為所達成的後果(consequence,C),如此A-B-C的連結關係極為教師行為介入前分析的重點。ADHD的兒童之所以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即在於A環境刺激所產生的行為,與B行為發生後所得到的C後桌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