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82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潮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漲落潮流間隔、潮汐期。
期竊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於電腦中央處理機的一種處理資料的技巧,當中央處理機在執行其他的工作時,周邊裝置可透過DMA(Direct memory access),向中央處理機竊用機器期,而直接向記憶體存取資料,因此中央處理機的工作可與邊裝置的工作同時進行。
期攝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衛星運行軌道其攝動隨時間作期性或有規律之變化。若不顧及其他攝動,則衛星在每一運行期均會回至相同點。
期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元素的原子序大小排列,視各元素的性質,逐漸變化,與鄰近元素的性質循環而相似,稱為「期律」。
細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核細胞歷經間期、M期由開始分裂起,直至它分裂為二的過程。
生命期評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際標準組織因重視產品對環境的影響,評估產品的環保表現時所用之技術,係盤查產品在生命期各階段所造成環境的負荷;盤查的結果是一份產出各種主、副產品及各種廢氣、廢水及團體廢棄物之排放的清單。該結果可用在公司內部製程改善及產品設計改善以避免對環境造成衝擊。
資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括在指令期之間。微處理機的活動是期性的,也就是重複的從唯讀記憶體中取出指令碼,然後執行指令所請求的動作。指令所需使用到或產生的資料之讀寫動作,都是在資料期內完成的。
邊控制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一電腦內,實際負責在記憶體和邊設備(如磁碟、螢幕)之間執行資料傳輸的硬體。
設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發展和生產新硬、軟體的所有階段,包括產品規格、原型創造、測試、調整和文件製作等。
文化期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化期論」又稱「文化循環論」(Cultural Cycle Theory),首先提出這種理論的是德國史學家維拉莫維茲-莫蘭道夫(Ulrich von Wilamowitz-Möllendorf);他於一八八一年出版的著作〔安梯哥諾斯.馮.卡里斯吐斯〕(Antigonos von Karystos)一書,及一八九七年在梯賓根(Tübingen)所作的演講,都提及「文化期論」的概念,認為文化有完整的循環,因為文化會死亡。他解釋古代的文化發展與近代的文化發展之間,有可預見的平衡。文化期在現代被視為文化規律的一種表徵。
  德國的民族及民俗學者堪布(Ake Campbell)後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