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67.3961 ms
共 10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動輒得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進學解〉(據《全唐文.卷五五八.韓愈》引)少始知學,勇於敢為。長通於方,左右具宜。先生之於為人,可謂成矣。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跋前躓後1>,動輒得咎。暫為御史,遂竄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見治。命與仇謀,取敗幾時;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頭童齒豁,竟死何裨。不知慮此,而反教人為? 〔注解〕
(1) 跋前躓後:比喻陷入困境,進退兩難。見「跋前躓後」。
|
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思考、思量。《說文解字.心部》:「惟,凡思也。」《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
|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鑠〈與釋某書〉(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一四四》引)衛稽首,和南近奉敕寫〈急就章〉,遂不得與師書耳。但衛隨世所學,規摹鍾繇,遂歷多載。年廿,著《詩論》、《草隸通解》,不敢上呈。衛1>有一弟子王逸少2>,甚能學衛真書,咄咄逼人,筆勢洞精3>,字體遒媚4>,師可詣晉尚書館書耳。仰憑至鑒,大不可言。弟子李氏衛和南。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王羲之〈雜帖〉。
(1) 衛:衛鑠(西元272∼349),字茂猗,東晉河東安邑人,汝陰太守李矩妻。工書法,尤擅隸書,師法鍾繇。王羲之少時曾跟他學書法。
(2) 王逸少:王羲之(西元321∼379),字逸少,王導之姪,晉臨沂人,後南遷為...
|
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錯誤。通「謬」。《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今陰陽錯繆,氛氣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濟。」
|
桎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腳鐐手銬。為古代的刑具,在足曰桎,在手曰梏,主要用來拘繫犯人。《後漢書.卷四一.鍾離意傳》:「意遂於道解徒桎梏,恣所欲過,與剋期俱至,無或違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既籓籬之已觸,總桎梏而自甘。」
|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學步邯鄲注音︰ㄒㄩㄝˊ ㄅㄨˋ ㄏㄢˊ ㄉㄢ漢語拼音︰xué bù hán dān釋義︰即「邯鄲學步」。見「邯鄲學步」條。
01.《漢書.卷一○○.敘傳上》:「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
02. 《周書.卷四七.藝術列傳.趙文深》:「及平江陵之後,王褒入關,貴遊等翕然並學褒書,文深之書,遂被遐棄,文深慚恨,形於言色。後知好尚難反,亦攻習褒書,然竟無所成,轉被譏議,謂之學步邯鄲焉。」 參考詞語︰邯鄲之步注音︰ㄏㄢˊ ㄉㄢ ㄓ ㄅㄨˋ漢語拼音︰hán dān zhī bù釋義︰邯鄲人走路的姿勢。見「邯鄲學步」條。
01.《抱朴子.內篇.雜應》:「...
|
風行草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比喻在上位者以德化民。《三國志.卷五三.吳書.張紘傳》裴松之注引《吳書》:「平定三郡,風行草偃,加以忠敬款誠,乃心王室。」唐.劉禹錫〈為淮南杜相公謝兵馬使朱鄭等官表〉:「遂使感激之士,希勇爵以捐驅,猖狂之徒,耹聖澤而悛性,風行草偃,其勢必然。」也作「風行草靡」、「風行草從」、「草靡風行」、「草偃風行」、「草偃風從」。
|
釜底抽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絕薪止火注音︰ㄐㄩㄝˊ ㄒ|ㄣ ㄓˇ ㄏㄨㄛˇ漢語拼音︰jué xīn zhǐ huǒ釋義︰猶「釜底抽薪」。見「釜底抽薪」條。
01.《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枚乘》:「(枚)乘奏書諫(吳王濞)曰:『……欲湯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不絕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猶抱薪而救火也。』」 參考詞語︰抽薪止沸注音︰ㄔㄡ ㄒ|ㄣ ㄓˇ ㄈㄟˋ漢語拼音︰chōu xīn zhǐ fèi釋義︰猶「釜底抽薪」。見「釜底抽薪」條。
01.北齊.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授柄姦回,欲求肝膽之誠,更啟危亡之兆,固智者不為,迷者遂去,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
甘之如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元.李存〈答吳亦蘭書〉:「區區春前二日,忽感眩胃之證,床榻屋宇皆若旋轉。調治月餘,方得少安,因過舊廬,路滑僵仆,遂於左手脫骨傷筋,殆非偶然,惟有甘之如飴耳!」
|
買櫝還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國一位珠寶商人到鄭國賣珠寶,一人出高價買去,但他只看中精美的匣子,遂將珍珠還給珠寶商。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後比喻捨本逐末,取捨失當。清.朱彞尊〈跋李紫篔畫卷〉:「然鄭人買櫝還珠,珠固在,庸何傷。」也作「得匣還珠」。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