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掩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自欺欺人。參見「盜鐘掩耳」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收菱角時,因菱角尖銳易被刺傷,故須小心的撈取。用以形容手顫抖的樣子。元.高文秀《諕范叔》第一折:「賢士既不用酒,兩隻手撈一般相似。」元.無名氏《神奴兒》第二折:「哎喲!天哪!好教我便慌慌速速,手似撈。」也作「撈凌」、「撈菱」。
打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隨地聲張,四處宣揚,使人盡皆知。《金瓶梅》第六二回:「既是你喬家親爹主張,兌三百二十兩抬了來罷!休要只顧搖打鼓的了。」也作「搖旗打鼓」。
臺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外表形態與高山金蘭(Cephalanthera alpicola)頗為相似,區別在於植物體和花莖較為粗壯而高,約40-60 cm,且為淺綠色,莖橫斷面為多角形,葉稍大,橢圓形。總狀花序,花10朵以上。花微張,垂頭狀,青綠色,無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滿族民間舞蹈。原是滿族在祭祀驅邪活動中的舞蹈。在一長條皮帶上繫掛小型長二十個左右,長約十公分。繫於舞蹈者腰間,舞時碰擊發聲。又稱薩滿,滿語稱「西薩」。祭祀中,巫師繫腰於腰帶,一面打擊抓鼓,一面擺動腰,邊歌邊舞。山西襄汾縣永固公社南董金墓出土的一位舞伎,頭戴無角 頭簪花,著圓領長袖袍,繫腰帶輕擺胯部舞姿,和清代的《腰舞》有極密切的關係。此舞流傳於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等滿族聚居的地區。
瓜葉馬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纏繞(右旋)草本蔓藤。莖具淺溝,被毛或光滑無毛。單葉,互生;掌狀分裂,裂片5~7,似瓜葉,故名之;長5~12cm,寬5~15cm;中間裂片最大,卵狀橢圓形,其他如指狀,每裂片均具1明顯主脈;基部耳垂狀;表面光滑無毛,背面密生淡褐色絹毛,尤以脈為甚。花兩性,2~3朵簇生於葉腋,似煙斗,外面密被絹毛,淡褐色帶紫色,頂端展開為三角型喇叭形,內面暗紫色。蒴果卵狀長橢圓形,長3~4﹒5cm,徑2~2﹒5cm,具6脊稜。
大葉馬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纏繞(右旋)草本蔓藤。老莖褐色,嫩莖綠色,密被淡黃褐色茸毛。單葉,互生,紙質;葉形頗富變化,心形圓形至濶卵狀心形;長寬均6~15cm;基部凹缺,耳垂狀,先端鈍凸尖或微凹;5~7出脈;表面疏被毛,背面密被淡黃褐色茸毛,尤以脈為甚;全緣或3裂,裂片圓形。花兩性,單生或雙生於葉腋;花梗長3~4cm,基部具1苞片,中部亦具1苞片;花冠管狀,膨大,如煙斗,彎曲成V字型,外面具紫褐色條紋,密被淡黃褐色毛,先端展開呈三角形;雄蕊6;子房下位,密被茸毛;柱頭3淺裂。蒴果卵形或橢圓形,長4~7cm,寬1﹒5~4cm,具6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問題、困難還是得由原作者去解決。參見「解還是繫人」條。
鐺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錫伯族民間舞蹈。流傳於新疆的察布查爾一帶錫伯族聚居區。《鐺舞》有兩種形式:一、《墜舞》:表演者多為男子。舞時,雙手中指各戴一支直徑約三公分的銅,使其下墜在手心。舞者揮動銅,隨著音樂節奏起舞。主要動作有:〈踫〉、〈抖〉、〈甩〉、〈顫〉等。在變換舞姿時,腳下打出各種節奏鮮明的踢踏舞步。二、《鐲舞》:舞者多為女子。脖子上戴項,雙手各戴一至三個鐲,即興表演。手部動作豐富,有繞腕、甩手、擺手、搖手、抖手等。鐲聲的節奏與腳下的踢踏聲緊密配合。碎抖肩動作使項發出的清脆聲響,此起彼伏。舞者越跳越歡,情緒歡快熱烈。以該民族樂器樂東不爾、葦笛等伴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一種節奏樂器,它是由一塊裝有把柄的木塊製成,在木塊上繫有一排排的小銅,當樂器被搖動時,銅便發出音響。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