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鯉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樂府詩集.卷三八.相和歌辭十三.無名氏.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比喻書信。宋.劉才邵〈清夜曲〉:「門前溪水空粼粼,鯉素不傳嬌翠顰。」
|
陝西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省名。因在陝原(今河南陝縣一帶)之西而得名。位於黃河、隴山之間,東以黃河界山西,南以巴山山脈界四川,西以隴山、太白山界甘肅,西北界寧夏,北以長城界綏遠,東南界湖北,面積約十八萬七千七百平方公里,省會為西安市。簡稱為「陝」。
|
馳名中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孔叢子.陳士義︰「貲擬王公,馳名天下。」 2.釋義 馳名︰名聲遠播。馳︰遠揚。 3.用法 形容美名傳遍國內外。 4.義近.義反 義近 名揚四海、名滿天下、名聞遐邇 義反 藉藉無名、沒沒無聞 5.例句 馳名中外的中國長城因為長期的人為破壞,已有部分重要結構受損。
|
眼光如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火炬般熊熊火焰,又氣又恨地把一大斛酒一飲而盡,然後脫下頭巾重擲在地,咬牙大罵:「你是在毀掉自己的萬里長城啊!」這件事傳出之後,北魏人就謠傳說:「道濟已死,其餘的南方人都不足畏!」果然就肆無忌憚地南侵。「目光如炬 」這句成語即出於此,原是形容人怒視時的眼光;後來也用來形容目光有神,或比喻見事透澈,識見遠大。
|
延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亙。《史記.卷八八.蒙恬傳》:「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文選.王襃.聖主得賢臣頌》:「雖崇臺五層,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
|
秦始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而把古時的皇與帝合稱為「皇帝」,自稱「始皇帝」,廢諡法,以世計。廢封建,行郡縣,以集權中央;統一度量衡與文字;開闢馳道,修築長城,以鞏固國防;為消除反側與箝制思想,沒收民間兵器,偶語詩書者棄市,又有焚書坑儒之事。五度巡行天下,北逐匈奴,南征百越。於始皇三十七年(前210),死於巡遊途中。
|
鯨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鯨魚一樣吞食。多用以比喻兼併別國的土地。《晉書.卷一一一.慕容暐載記.史臣曰》:「猶將席卷京洛,肆其蟻聚之徒;宰割黎元,縱其鯨吞之勢。」唐.徐彥伯〈登長城賦〉:「鯨吞我寶鼎,蠶食我諸侯。」
|
地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勢。《漢書.卷一.高帝紀下》:「地勢便利,甚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文選.虞羲.詠霍將軍北伐詩》:「長城地勢嶮,萬里與雲平。」
|
格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拚鬥、打鬥。《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戾太子劉據傳》:「主人公遂格鬥死,皇孫二人皆并遇害。」三國魏.陳琳〈飲馬長城窟行〉:「男兒寧當格鬥死,何能怫鬱築長城?」也作「挌鬥」。
|
仰韶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的範疇。(註一) 仰韶文化的分布仰韶文化的分布是以渭、汾、洛等黃河支流會集的中原地區為中心,北達今長城沿線和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註一) 仰韶文化的名稱來源仰韶文化的名稱來源於其第一個發掘地──河南省澠池仰韶村。(註一)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又被稱為彩陶文化。仰韶文化遺跡中,發現甕行土器碎片上沾有種子的痕跡,因此推斷仰韶人栽種南亞原產的稻米:此外,在被推斷有著大規模的村落病過著集體生活的遺跡中,還發現了大量的豬骨和狗骨,引此可圭知當時養豬的家畜放牧活動也十分盛行;從出土的石頭和骨製尖矛和...
|
![]() |
貓頭鷹博士